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倍增将是长期综合工程--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倍增将是长期综合工程

2013年01月29日20:31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倪元锦 蒋在怡)农村居民收入倍增是中国实现收入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未来一段时期内,受粮食价格、劳动生产率、产权改革等因素影响,中国农村居民增收将面临困难和挑战,如何将增收潜力转化为现实,实现收入可持续增长,是下阶段农村工作的关键。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的增幅,也超过全年7.8%GDP增速。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八大报告还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说,解决好三农问题与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是首要问题。“十八大中央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以城乡一体化途径去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方略已经形成。”

  然而,实现农民增收是个综合工程。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世界位居前列,尽管最近三年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但绝对差距依旧巨大,缩小城乡差距之路依然漫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认为,除需支持和鼓励农业人口转移外,着力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和医保、养老、就业、教育、低保、工伤保险等保障制度,是关键举措。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增收潜力转化为现实并非易事。“务工报酬占比提高,却难以有大幅增长。受农产品价格、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影响,提高家庭经济收入任务较重。财产性收入则取决于产权改革,宅基地用权、集体经济收益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关系还需进一步明晰、一些政策还待有效落实。”

  2013年是中共十八大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之年。受访专家认为,新阶段农业生产已进入高成本、高风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青壮年劳动力紧缺阶段。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认为,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需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机制。他建议,确保每年补贴增幅不低于财政收入增幅,力争农业补贴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从目前的5%逐步提高到8%。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思想史(发展经济学)研究员魏众指出,从收入分配角度讲,改变农民收入和分配状况,需加大农村社会救助覆盖面,加大财政支农倾斜力度,提高种粮补贴、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

  马晓河认为,下阶段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并通过高附加价值农业和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来帮助农民建设致富产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说,下阶段需继续加强完善财政支农,并将农村留守农民更多地培养成专业农户,在承包经营制的基础上鼓励家庭农场制。

(责任编辑:李昉、王静)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