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市场有望在2020年超过美国
“投资电影还不如投资电影院”,“不炒房地产炒电影院”,近一段时间以来,这样的调侃几乎成了电影业的流行语。
2012年末,一部小成本电影———《泰囧》刷新中国国产电影单片票房纪录,轻松上探12亿元“影院热过影片、外行热过内行”的现象是否会愈演愈烈?
投资电影不如投资电影院?
2009年以来,中国电影业进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票房的快速增长,刺激了大量资本涌入。作为电影产业的终端,也是利润沉淀的影院建设和管理领域,吸引了众多业内外资本。
在“黑马”《人再囧途之泰囧》的高调收尾中,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赢得了170.73亿元的年度票房,同比2011年增长超3成。在票房不断刷新纪录的同时,中国的城市商业电影银幕全年新增3832块,总量增加至13118块,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万块银幕”的电影市场。安永公司甚至预测,若中国电影维持高速增长,有望在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电影票房市场。“2012年新增的3000多块银幕中约60%建设在二三线城市、县级城市。目前个别省的二三线城市票房已经超过中心城市票房。在行业内出现了一批具有地域优势、专攻二三线城市的院线:如广东大地、浙江时代、四川太平洋、浙江横店、时代金典等院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对《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说。
与影院投资热得“烫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电影生产领域的投资热度却很难“保温”。
业内人士解读,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比较复杂,从市场层面看,因为国产电影单片赢利能力相对较弱,电影产业诱人的总票房实质集中于个别的好莱坞大片,这种情况下,热钱趋利的本质导致投资迅速从电影本体涌向电影放映终端。
与此同时,年前曾遭到不少电影圈名人诟病的传统分账比例,也欠公平。按照电影行业现行的制片(含发行)与影院(含院线)43:57的分账比例,影院方面几乎是“旱涝保收”,特别是那些不计前期建设成本的影院,只要是热卖的电影就几乎是“坐着数钱”。但制片方就有所不同了,由于投资和收益是完全捆绑在一起的,“出品人就是出钱人”,一般按43%的分账,每投资一部电影,只有当电影票房总额是投资成本的3倍甚至更高时,才可能收回成本,逐步实现赢利。这也是不少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往往依然要亏掉几千万的原因。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认为,在产业发展的初创期,“影院热过影片”的现象从商业投资角度看无可厚非,但却忽视了电影产业链本身具有的艺术属性,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产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一般认为终端繁荣应当反哺上游生产领域,但目前的现状是影院、院线的赢利对电影创作本身的支持仍十分有限,“却让商业地产活得越来越滋润了”。
就我国周边的韩国和印度而言,这两个国家其实也经历过类似困惑,不过很快就走出了误区。韩国电影振兴机构去年透露,影片质量是在该国电影市场取胜的决定因素。那些专注于电影生产品质的企业最终占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相反一些急于在影院建设领域扩张的企业难以兼顾各方,排名相对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