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 京华时报 中石化解约因成本压力 首度承认用人管理不到位
昨天,中石化集团在京召开发布会时承认,应届生被解约事件出现是因为中石化内部管理问题,此前已签订协议或订单培养的毕业生是无辜的。但中石化也强调,解约事件的根本原因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新就业岗位不会在社会上大规模招聘,主要通过内部调剂来填充。
中石化在要求下属企业和已签约毕业生解约的同时,鼓励被解约毕业生通过网上报名统一招聘,目前通过网上报名的人数已超1.6万人。记者从中石化初步获悉,目前尚有100多人未接受解约,另外700人已解除协议并获赔偿。
对于此次解约事件,中石化承认这体现了公司内部管理的问题。2011年2月中国石化下发了《关于实行中国石化毕业生网上招聘的通知》和《中国石化高校毕业生引进工作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凡应聘中石化的毕业生均需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但截至2012年底,中石化少数直属单位未按规定,在未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未在网上统一接收简历的情况下,提前与极少数毕业生签订了协议或意向。中石化已对胜利油田、中原油田等企业提出了严肃批评,并将视情况做出处理决定。
“中石化正严格控制员工入口关,通过时间逐渐消化现有员工过多、人工成本过大的问题。”吕大鹏说,解约是出于提高劳动效率目的,提高效率不打算通过裁员的方式进行,而是创造新就业岗位,但新岗位不会进行大规模招聘,而是将企业富余人才向新岗位调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