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惨叫:又见节后综合症--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例行惨叫:又见节后综合症

2013年02月18日09:07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节后网友吐槽胖了、病了、累了、懒了 也有众多网友发出“正能量”呼声

  每当长假结束,许多网友就会惊呼自己得了“节后综合症”,而春节之后这种呼声尤其强烈,除了不愿意上班之外,节后的“惨叫”还包括上火、落枕、麻将瘾、睡不着醒不了以及孤独感等等。更多网友称,自己对得起“牺牲的鸡鸭鱼猪”,因为收获“一身五花肉”,并表示将慎重对待“减肥大计”。

  与此同时,也有众多网友发出“正能量”呼声,称对“节后综合症”无感觉,表示将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向上。

  ■追忆:带媳妇拜年发现物非人非

  关键词: 年味

  @伪装青春向前冲:前几年身边还有人在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年味了,这两年没人再提了。过年,不就这回事吗。

  @panda-ryw:过年了,老爸和舅舅叔叔们打麻将,老妈和舅妈阿姨们打麻将,我也和表哥表妹们打麻将……这一大家子都在打麻将,年味在哪里呢?

  关键词:送礼

  @梧桐落沙:收了很多红包。以往红包都是交给爸爸妈妈保管的,今年我拿出其中的一个红包资助边远地区的同龄孩子。

  @许小丹:这个春节为家人实现三个愿望:带奶奶回交通不便的农村老家看三个老姐妹;应老爸要求给他选购心仪的手机;送小外甥女儿惦记了一年多的爱疯5,话说爱疯自己真舍不得买哈。

  关键词:心情

  @JanyZZZ:过年才觉得越长大越孤单,身边的朋友来来去去,最好的永远只有那几个。还是回深圳好,简单地过自己的生活,听不见看不到心不烦。

  @haomeng2011:初一天不亮就带着媳妇儿出门拜年了,却发现好多的长辈都不在了,人没了老房子没人照料,几年也就塌了,感叹物非人非。

  关键词:亲情

  @wo是一姐:过年给奶奶买了顶帽子,大家都说好看,奶奶的老脸笑得像朵花。原来老人是这么容易满足的,今后要多去看她。

  @the--cold-sun:这次春节回家,最开心的事就是收到妈妈送给我一件非常珍贵的礼物,之所以珍贵是源于自己去年不经意说过的话,妈妈却记在心上,并在今年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心愿……

  评论:情浓,节就浓

  小时候,对过年的印象,就是满村跑看人杀猪。那时候对过年的期盼,其实就是几斤猪肉、一挂小鞭炮。慢慢长大了,对过年的期望变成多发一点年终奖了。再后来,年纪更大一些,开始讨厌孤单和冷清,总希望和家人多聚聚,哪怕一起出去吃顿简单的饭菜、看着自家的小孩和亲戚的小孩一起打打闹闹,也会觉得很温暖很开心。似乎,以前不很在意的亲情、友情,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用一幅具象的画面来描绘我对春节的期望,那就是:孩子坐在膝盖上,一屋子里都是亲戚朋友,一起看春晚、吃零食、聊家常。

  在路边,看到一个抱着孩子的妈妈目送一辆汽车离开,脸上竟挂着一滴大大的眼泪,分明是送别亲人时的不舍;路过一家店铺,看到一个老板娘面对舞狮讨彩头的人笑容相对,送上一个红包;在小区里,凡是有过点头之交的邻居,见面时就彼此给孩子一个红包。简单的画面就给人很多温暖。其实,如果平时有种种缺点,在过年时加以改变,比如难得孝顺老人的人尽下孝心、歧视他人的人改变态度、喜欢钩心斗角的人放下小心思……如果真能这样,那么,这个年就算没有白过。而我想,这也是老祖宗传下来春节传统的本意吧:过年了,敬老爱幼、和和美美、和气生财,情浓,节更浓……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许多事情都无法改变,但自己的心境却可以改变。不能改变的就算了,能给别人做一个好儿子、好父亲、好老公、好朋友,就朝着这个方向稍稍努力一点吧。

  除了人情,还有情理。过年之后,一直觉得有点郁闷。为什么,难道是大家都应得的:一过完年,就要连上7天班,让大家经受身体和心理双重折磨。另外,老祖宗设定春节这个节日,无非是想让我们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开心一下。而开心,无非就是讨个好意头,有个好奔头,比如,商户都喜欢在初八上班,无非是因为“八”就是“发”吗?这点小小美好愿望,何不予以满足呢,为何一定要初七上班呢?

  为什么“年味”越来越淡?为什么我们的传统节日不像有些国家那样特色鲜明、让人印象深刻,乃至有传闻说有人欲将我们的“端午节”拿去申遗?这难道与节假日的某些安排让人闹心毫无关联?

  恐怕,对节日进行更为人性化的安排,适当迎合大家的老传统、老习惯,也是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