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用工:薪酬待遇普遍上涨 用工短缺仍较突出--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新闻>>宏观

节后用工:薪酬待遇普遍上涨 用工短缺仍较突出

詹奕嘉

2013年02月22日08:09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手机看新闻

薪酬待遇普遍上涨 用工短缺仍较突出(网络配图)

广州节后用工市场:薪酬待遇普遍上涨 用工短缺仍较突出

“单位包吃包住”“缴纳五险一金”“普工每月收入可达2500元”“储备干部年薪可达10万元以上”……春节后,广州多家企业展现出的薪酬水平和物质待遇,已经高于广州市今年5月1日要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1500元,春季招工竞赛正在这个拥有超过400万异地务工人员的用工大市拉开帷幕。

在广州市节后首场大型招聘会上,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多位求职者和企业招聘人员后发现,不少企业在“招工难”压力下不断改善管理水平和员工福利,而求职者的择业心态也渐趋理性。业内人士预测,尽管劳务市场供需渐趋平稳,但在内外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不利形势下,部分产业用工短缺现象依然存在,就业平稳增长的基础仍比较薄弱。

节后招聘 招工找工数量“双下降”

广州是沿海地区用工大市,全市外来务工人员超过400万人,其中半数以上返乡过年。广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预测,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节后一个月返岗比例将达92.67%,比2012年微降0.61个百分点。

2月20日举行的春节后广州第一场大型异地务工人员就业专场招聘会,提供空缺岗位3000多个,入场人数约2000人次。不过,这场招聘会与2012年相比显得“冷清”许多,进场招聘的企业从去年的80多家下降至60多家,去年摊位前面“排长龙”“一窝蜂”的情况也不复出现。求职者可以从容地向招聘人员详细询问工作内容、岗位条件和福利待遇等问题。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告诉记者:“从节后招工的情况来看,普工仍然是招工的重头,以企业补员为主,出现了供求双下降的形势,这和经济下行压力有关。但是,企业补员收窄减少,同时也反映出一个积极的信号,企业的员工流失率没有增大,队伍相对稳定,劳动者就业渐趋理性。”

企业“开高价”吸引用工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包括普工、初级技工、中级技工和高级技工在内的不同等级工人薪酬待遇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如企业为普工开出的薪酬每月达2000元至2500元,与2012年同期相比,中位数增长9%左右,而高级技工每月的收入可达3800元至4500元,中位数增幅为9.4%。

在招聘现场,多家企业直接向求职者伸出诱人的“工资条”。宗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打出“年薪10万元起步”的招牌。这家企业计划招50名渠道维护员,底薪为4000元,包括带薪培训、集体旅游、带薪休假等福利。该公司负责人说,今年各工种的起薪都增长了近1/3,并且为入职者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希望以优厚福利和职业前景吸引人才。

广州王府井百货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组主管洪女士则向求职者们展示一张特殊“工资条”。上面清楚标明一位现职保安员可以享受的每月基本工资、加班费、用餐补贴、夜班补贴、休息时间等十多项待遇规定。洪女士说,这是为了让求职者对公司能给他们提供的待遇“一目了然”,遇到合适的求职者还要向他们强调晋升机遇:“干得好很可能可以继续晋升领班乃至主管,工资待遇大幅提高。”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毅认为,今年企业开出的招工薪酬明显高于广州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这一情况说明,在内地经济迅速发展的竞争压力下,沿海企业更加重视异地务工人员刚性增长的工资需求和上升愿望,如让劳动者看到职业晋升空间,有利于营造良好和谐劳动关系。

用工短缺状况仍将长期存在

数据显示,经过前3年的剧烈变动之后,广州劳动力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就业形势趋于稳定。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介绍,2010年,广州市劳动力供需总量达到490万人的峰值,2011年下降到470万,2012年下降到420万。2013年初的调查显示,75.56%的企业表示将维持现有的用工规模;21 .61%的企业表示要扩大规模;而2.83%的企业表示要根据订单确定规模。

记者走访广州 多 家 企 业 人 力 资 源 部 门 后 发现,企业招工的文化程度要求以中技、中专和初中毕业为主,绝大多数企业招普工时基本不提技术要求。张宝颖认为,这说明多数企业招普工的心情比较迫切,也说明用工市场比较缺普工;劳动力相对短缺依然存在,企业招工难现象仍会延续,结构性用工矛盾突出,企业招工难与求职者就业难依旧并存。

专家认为,当前国内外主要市场经济增长仍然乏力,未见有明显飞跃,拉动就业效应弱化,就业平稳增长的基础薄弱,是造成节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主要外围因素。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谌新民建议,相关部门应围绕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求,密切关注人力资源市场变化,进一步培育和巩固就业新的增长点,做好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工作,着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孙博洋、乔雪峰)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