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是当下最受关注的金融“热词”。各家银行在不约而同地将发展小微金融提升到战略层面的同时,在业务拓展途径上更是各显神通。最新发布的季报显示,截至9月,招商银行已发放的小微贷款余额为4172.12亿元,比上年末新增921.42亿元,增量稳居国内同业首位;小微贷在全行贷款总额中的占比升至24.57%,比上年末提高3.32个百分点。
更引人注目的是,针对小微贷风险管控难度大、运营成本高等世界性的共通难题,招商银行独创性地设计出小微贷业务的“信贷工厂模式”,即“像工厂流水线一样生产小微贷款”,并成功地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铺开,在将该行零售业务引入一片新“蓝海”的同时,为众多渴求银行信贷资金帮扶的小微企业,送去了度过经济“寒冬”、坚持到“春暖花开”的信心与力量。
近日,在“招商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开放日活动”中,记者跟随招商银行一线客户经理,走访了多家小微企业,亲历招行小微企业贷款从申请、审核到放款的整个流程。这篇报道就是对这一金融创新成果的真实呈现。
招行客户经理:新业务让我学到更多
小谢和小孙都是招商银行的零售贷款客户经理,前些年也都是该行个人房贷业务的主力。作为强周期性产品的银行个人房贷业务,受近两年宏观调控加码的影响,业务量直线下降,2007年时,房贷业务占招行消费贷款业务总量的九成以上,现在已降至六成。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像小谢和小孙这样的客户经理不仅不用担心没事可做,反而是更忙了——在全行二次转型的“指挥棒”指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后,通过一系列开创性的业务创新,招行零售金融驶入了一片新“蓝海”。
“我现在比以前还要忙。”小谢已在福田支行干了近七年,从做房贷转而做小微企业贷款,他的业务重点也完成了“二次转型”。“我不用担心没业务做,光是华强北,每一幢大楼里都藏龙卧虎,有那么多创业型小微企业,为他们服好务,我的业务就源源不断。”
以鼎诚国际大厦为例,这座大厦地处华强北电子商圈的核心地带,大厦里聚集了400多家电子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行业划分非常精细。招商银行结合商圈的这一特点,制定了专门针对商圈内经营企业的小微贷政策。“小微企业对此非常欢迎,因为我们的利率比民间借贷低得多,不到半年时间,我已经做了四五十户企业贷款,有不少是客户用了以后口口相传介绍过来的。”小谢现在已从电子产业的“门外汉”,进步到能够和这里的大小老板们聊聊生意、侃侃商机,“我学到了许多过去不懂的东西。”看得出,他对事业成长的新空间十分满意。
几乎天天和燕翅鲍经销商们打交道的小孙,同样流露出新业务带给他的新动力。“以前做房贷,与地产商打交道多,现在则是接触到很多新行业、见识到更多创业者。”
记者获悉,目前,招商银行全国范围内业务最前沿的上千名零售贷款客户经理,已顺利转型,结合绩效手段的推动,招行在不增加人力成本的情况下,在小微金融服务领域高歌猛进,短时间内就实现了小微贷业务的高速增长。
小微企业经营者:以后急用钱不再发愁
就在自己公司位于华强北鼎诚国际大厦八楼的办公室里,葛总出示了身份证、企业营业执照等资料,与招商银行深圳分行福田支行的客户经理小谢合照了一张照片,再在合同上签名。就这样,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总经理的他,拿到了公司成立七年来的第一笔银行贷款100万元。“从明天开始,这100万的资金额度您啥时候想用、要用多少,直接在网上操作就行了,随借随还,不用不计息,用多少天算多少天的息。要不要我给您演示一下借款和还款的流程?非常简单,几分钟就搞掂了。”小谢细致周到地向葛总介绍着贷款到位后的情况。
整个流程,前前后后用了不到60分钟时间。而距葛总向招商银行提出“生意贷”业务的贷款申请,也不过才三天时间。
这是记者跟随招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实地走访小微企业、亲历小微贷业务拓展全过程时看到的一幕。
葛总经营的科技公司主营继电器、集成电路、电源模块和贴片元件等电子产品,月均有100多万元的营业额。“我们公司规模不大,从没有在银行拿到过贷款。”葛总毫不讳言自己的生意需要精打细算:“经营公司总会遇到急用资金的时候,比如去年日本大地震发生,我们预计到一些产品会因为供货跟不上而走俏,必须马上投入资金多储备些货源,但一时半会儿钱从哪儿来?”
谈及以往往的融资经历,葛总话语中满是“不堪回首”的倦意:“过去主要靠民间借贷,亲戚朋友间借钱,要偿还的不仅是利息,还有重重的人情。有一次我借15万周转,3个点的利率,说好2个月还。结果我只用1个月就行了,但要想提前还,债主却不同意,只能白白多交1个月的利息。”“像招商银行生意贷这样的产品,才是真正为我们这样的小企业主着想。”葛总看着全程上门服务的招行客户经理,用朋友般的语气说:“我先用用,再把生意圈里的朋友都介绍过来,让他们也知道这个好产品。”
当天,记者还和招行东门支行的个贷经理小孙一起,拜访了在罗湖区兴湖路兴华广场里开办商行的陈老板。陈老板的生意是专门向高档酒楼供应原材料,他的店铺里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名贵食材、补品和珍贵药材,一边喝着功夫茶,陈老板一边向孙占峰出具贷款所需要的材料原件,引着小孙查看库存,这些都是贷款审批的前期程序。
几天前,陈老板无意中在招行网点看到了“生意贷”的介绍,从未用过银行信贷资金的他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试探着给招行打了个咨询电话。没想到,第二天小孙就登门了解情况,请他准备好简单的资料,随即拿来了贷款合同让他签字。这一切,让陈老板喜出望外。他告诉记者:“我经常四处采购原料,有时候有合适的货源,想多买进却很难马上有钱调用,以后用生意贷,现成的额度在账户下,想用就用,太方便了。”他指指手边的电脑说:“带着它,就等于带着招行给的资金,走到哪儿都能出手做买卖。”
产品虽好,多是小本经营的小微企业主用不用得起?开办建筑技术公司的李老板把这笔账算得很透彻:招行的小微贷年利率比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借贷低一大截,比大部分的商业银行也要低,更何况我们用款是按日付息,不花冤枉钱。小微企业规模小、利润低,如果赚的钱还不够付利息,我们哪敢去贷款?
亲历两次放款流程后,记者发现,招行“生意贷”具有很鲜明的规范化产品特色:流程简单,贷款投放标准明确,客户用五分钟时间即可填完申请表,客户经理一小时能完成贷前调查,申请人第二天就能拿到钱,小微企业用钱“短、小、平、急”的需求被照顾得十分到位。
像工厂流水线一样生产小微贷
“我们的小微贷业务盈利很理想。”招商银行总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助理赵晓君毫不讳言地对记者表示。
尽管切入小微金融服务领域的时间点可谓适逢其时,但如何在客户体验、风险管控、银行收益等诸多要素之间取得最佳平衡,仍对银行管理提出了难度颇大的挑战,其核心是“构建与小型及微型客户特点相适配的风险管理体系。”
招行经过调研后发现,目标客户小微企业群的金融需求,更接近于银行“零售”业务的特点。因此,去年年底,招行将规模在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从“对公”条线划至“零售”条线管理,把小微企业服务直接下沉到支行,再通过“专点、专人、专项”,实现“服务集中、审批集中”,贷款无需通过分行审批,大大提高了小微贷发放效率。
来到招行位于深圳的小微贷审批中心,记者看到,寥寥数十名员工基本覆盖了招行全国各分行的小微贷业务集中审核环节,由于产品设计标准化、流程管理规范化,国际上流行的“信贷工厂”模式被招行巧妙地嵌入了小微贷业务流程。赵晓君表示,“招行在制度设计上学习和借鉴了美国富国银行的经验和做法,因为它是世界上做小微贷最成功的银行之一,仅凭两个标准化信贷产品就打下了一片江山,但招行还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要走出一条有招行特色的道路。”
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实则是要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把风险量化、定性,简约归纳为几个指标,然后批量化、工厂化、专业化审批,这是目前国际银行业最先进的做法。
招行总行零售金融总部常务副总裁刘建军表示,在传统的对公贷款业务中,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状况都是银行考察的重点,并且对公款的审批程序也比较复杂,周期也更长。而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分布甚广,从事的行业也是成千上万,如果每笔贷款都要靠信贷员实地调查走访、评估再审批放款,人力和运营成本太大。零售贷款则不同,更注重客户个人的信用和履约能力,按照零售贷款的标准化模式来经营小微企业贷款,更有利于业务的管理、经营和风控。更重要的是,招行目前零售客户群在6000万左右,借助这一优势,从存量客户资源中筛选出适合的对象,并向其推荐小微企业贷款的相关业务及产品,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挖掘客户的运营成本。
从“对公”客户到“零售”客户,小微企业在招行的这一改变,看似简单,其实却蕴含了招行对小微金融服务内涵的重新定义,代表着小微金融服务的一次大胆创新。在新思路的指引下,招行目前已经推出了六大类“小微贷”标准化产品(“生意贷”系列)及业务模式,基本能够满足小微企业经营的绝大部分融资需求。
以“生意贷”系列中的“周转易”业务为例,贷款客户可以实现全天24小时网上自助借款和还款。只有当客户使用贷款时才支付利息,不用贷款时招行不收利息。这样,招行既可以帮助小微企业客户节省利息开支,又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小、短、频、急”的借款需求。再来看看客户对此的反应,有这样几个数据令人感慨:在一家大型制鞋企业产业链上的90多家小微企业成为招行“生意贷”客户后,1年时间里,这群客户中用款次数最少的为1次,用款次数最多的达到33次,平均用款3.48次。其中一位客户从2011年4月到2012年2月间,共向招行发起借款申请33次,最大一笔贷款金额为200万元,最小一笔贷款金额仅为1000元。
这实实在在地让我们看到,大银行要真正面对小微企业把贷款“做小”,难度还真的“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