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上缴红利少、福利高,中石化董事长称国家在民生上每花100元就有中石化3.3元
傅成玉作为国内第二大石油公司中石化集团的董事长,时常因“央企高福利、分红上缴太少、油价不断涨”等社会热点议题而陷入舆论焦点,昨日他以全国政协常委的身份做客经济之声两会特别访谈《企业家说》节目时大吐“苦水”。
他表示,中石化一线员工收入其实非常少,加油员月薪仅1300元。在员工工资方面,国资委有严格监管,不是有钱想发就发。而在谈及“央企上缴红利是否太少”时,他则称,国家在民生上每花100块就有中石化3.3元。
1“员工工资年均六七万元”
如今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除了公务员外就是央企,“工作稳定福利好”则是吸引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有网友指责这种“高福利高收入”是央企垄断所致。
对此昨日傅成玉表示,“我到了中石化我就突然感觉到中石化收入太低了”,员工工资年均六七万元。
他举例称,2011年,北京加油站的加油工要站8个小时加油,一个月只有1300块钱,当时北京找个保姆花1300块钱都很难找到;岳阳石化工作十年的大学毕业生,最高工资3200,一般2600左右。
傅成玉也透露,在员工工资方面,“国资委有严格监管,不是有钱想发就发,每部分利润都有用途,打酱油的钱是不可以打醋的。”
就此,天强管理顾问总经理祝波善昨日表示,傅成玉说的问题确实存在,这几年国资委对央企都进行工资总额的限制,尤其是资源垄断性的央企,这几年管得更严,工资总额每年几乎是零增长。
“工资总额究竟要不要管,现在管了确实有问题出现,但如果不管恐怕更不好,如果缺乏透明的成本支出体系,企业内部开支恐怕更无人知晓。”祝波善认为,这两年对公众刺激比较大的是一些央企的职务消费,例如高价茅台酒、天价吊灯等问题,让中石化等央企形象受损。
2 “央企红利上缴比例较高”
在日前财政部年度报告披露,央企去年上缴红利仅占财政收入的1%,且央企红利中仅有7.2%被用于民生,引发外界关注公众没有分享到央企发展成果。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呼吁将目前15%的央企红利上缴比例再提高。
对此,傅成玉也有“苦水”要吐,他表示目前15%的上缴比例已经较高,还要考虑后续企业发展的问题,不能做一锤子买卖。中国的国有资产很大,是未来解决社保基金可靠的保障。他建议,将15%的分红尽最大的比例放入社保基金,同时也可将上市公司的股份划一部分给社保基金。
他举例称,2011年中石化给国家上交税款3298亿,每天上交超过了10个亿,2012年国内经济放缓,每天上交税款8.8亿。国家拿去后做扶贫、办教育、办交通、转移支付等,国家做这些事的时候,每100块钱里就有中石化的3块3,体现了人民的企业最后要让人民来共享。
但这与外界感受似乎仍有差距。
日前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在“两会”上就表示,我国目前国企上缴红利的水平,无论是和国家长远利益和民众的期待相比,还是和国企应该承担的社会义务相较,都存在很大差距。“一次性把国企上缴红利比例提升至25%的国际基本水平。所交红利全部划入社保基金账户。”
3 “利润率低但不能裁人”
中石化目前已是亚洲最大的炼油商,但尽管坐拥上万亿的资产,其每年的净利润仅有几百亿元,与其资产规模极不相称,且受到外界诟病。
就此傅成玉昨日说,公司相对利润率低是事实,但与跨国企业相比,公司面临不同情况。
第一,国家为了控制CPI,要求成品油价格不能高,几年我们买的原油价格要高得很多,然后回来后成品油价格要低,这个差额只有通过其他领域赚钱来弥补。
第二,中石化目前有106万在职职工,是其他跨国公司的将近10倍。“国有企业的特色首先是承担责任,不能把什么都甩给社会,不能完全像西方那样,经济压力一大就裁员。中石化要改革,但不能裁人,一个也不能裁。”
对于外界常诟病的中石化炼油亏损仍有补贴,傅成玉表示,2008年公司炼油亏损1000多亿,此后通过免税拿到300亿元,并没有补贴。
就此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中石化说的也是实情,但作为资源垄断性央企,其拥有资源开采权本身就是垄断的和非市场化的,因此也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其经营本身也并不具备市场化的压力,所以很难与国际性石油公司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