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记者来到广东汕头澄海塑料城。汕头市澄海区是我国有名的儿童玩具集散地,这里玩具加工厂林立,而塑料城则是销售儿童玩具最集中的市场。刚到塑料城,记者就发现数以百计玩具店招牌还在,却几乎个个大门紧闭。市场里也看不到几个人,零星开门营业的只是副食品商店。
一位30多岁的男子路过,我们与他攀谈了几句,说想批发些货。他左顾右盼一番,才带我们来到他的店面,这家名为“鸿利玩具商行”的店里空空如也。男子告诉我们,电视台曝光澄海塑料城销售三无产品和使用有毒“二料”做玩具之后,当地政府就让这里的店家全部关门了,“现在都不做生意,也不能看货。”说着,他递过来一张名片,说是便于日后联系。他的妻子一边玩着电脑,一边喝着功夫茶。
“二料”是行内话,指的是被曝光的用于生产“毒玩具”的塑料原料,都是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经简单清洗和粉碎后变成的,一些厂家生产孩子们拿在手中的玩具,用的就是“二料”。
“什么时间能开门?”我们问。“你们来得不是时候,避过‘3·15’这阵风应该就可以开了,到时候再来吧!”店主说。
记者又以看货为由敲开了几家店门,货架大多是空的,没法看货。一家名为“金烽荣”的玩具商行勉强可以进门,货架上也只有零星的二三十种货。记者边看边问,店主警惕地说,“你问这么多干什么嘛。”
记者来到塑料城市场管理服务所,两位女工作人员在值班。记者谈了刚才的见闻,问市场上的玩具是否真有问题。她们回答说,有的有问题,所以在整顿。
走出塑料城,记者发现,不仅塑料城,澄海区街边大大小小的玩具商行几乎都关门了,只有一家卖玩具配件的商行还开着。记者说明批发玩具的来意,一位店员告诉记者,“这里正在整顿,但你放心,再过一阵肯定还会开的。去年‘3·15’就曝光过一次,关了一段时间,没多久就开了,而且这一年都开得好好的,前几天一曝光就又关了。”
经多方打听,记者获悉,“二料”作坊最集中的地方在澄海区莲下镇。到了莲下,一位路人告诉记者,没曝光以前,这里随处可见“二料回收”、“出售二料”的招牌,“你们看,现在都关门了。”
顺着路人指的方向,记者向路两旁望去,的确很多店铺大门紧闭,门口也没有招牌。不过,这是一条很宽的主干道,车来人往,可以想见,就在不久前,“二料”经营者们还在这里堂而皇之地做着生意。
往巷子里走,只见几个正在干活的搬运工。记者提出想采购“二料”,其中一位说,“这一片大多数都是加工‘二料’的,你们可以多问几家。”放眼望去,几乎所有的院子都关着大门,也听不到什么响,只是时不时能闻到有些刺鼻的塑料味儿。
走到巷子尽头,记者终于有了发现。一辆小型货车鼓鼓囊囊地拉着货物向院门外走,从外形上看很像“二料”。几个中年男子护送着小货车,左顾右盼,显得很警觉。院门拉开的一刹那,记者的猜测被证实了——院子里堆满了一筐筐废旧塑料。
转到另一条巷子,表面看上去与刚才的巷子无异,没有街名,院门口没有厂名,也没有门牌号码,而从一道道门缝向里张望,每个院子都是一家小工厂,都有生产加工的痕迹。记者走进一个半开着门的院子,稍微往里走了几步就清楚地看到,眼前堆放着的直径1米多的满满4个大袋子里面,正是曾经曝光过的“二料”——被粉碎的塑料碎渣,横在面上的一次性输液管也一节一节清晰可见。一个年轻人赶忙出来应付,我们问“这‘二料’可以卖吗?”他有些慌张,边答边把记者往外送,“我们是福建的,货都发回福建,不卖。”
刚被曝光,“3·15”再度来临,在汕头市澄海区的莲下镇,记者所到之处依然可觅“二料”踪迹,而且货还在悄悄地送往加工厂,制成“毒玩具”。
傍晚,记者从莲下镇回到澄海塑料城,这里已不再是白天静悄悄的景象,只见小货车来来往往,满载着成箱的玩具送货。一辆超大型挂车正在装车,搬运工人告诉记者,将装载近1000箱玩具,今晚从这里发往浙江义乌。
此时,白天紧闭的店门大多敞开了。一位女老板站在半抬起的铁门前告诉我们,虽然白天关门,生意晚上照做,每天都有订单,还要往外发货。
与塑料城一路之隔的粤海货运中心更是一片繁忙,只见七八辆10多米长的超大型挂车正在装货。经与几位司机攀谈,得知装的都是玩具,将运往浙江、安徽、江苏等地。
采访感言
屡禁不止的背后
亢舒
广东澄海的“问题玩具”由来已久。据报道,2006年,国家有关部门会同广东省对澄海的玩具进行质检,合格率最低时仅为60%左右。2012年,澄海销售无3C标准玩具和用“二料”生产毒玩具的情况,被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汕头市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要加大整改力度。今年“3·15”到来之前,当记者再度回访,去年曝光的问题却照样赫然在目!
屡禁不止的背后,是无良商家利欲熏心。他们昧心追求一己私利,罔顾孩子身心健康。这些人当扪心自问:如果自己孩子玩的是有毒玩具,又该作何感想?
屡禁不止的背后,是当地治理措施不力。汕头有关负责人曾承诺对玩具行业从严整治,而今乱象依旧,我们不禁要问,整治真的如此之难?无良商家白天闭门休息,晚上生意照做,难道当地监管部门真的毫不知情?
面对毒玩具,须敦促无良商家迷途知返,也须敦促有关部门真抓实办,别再让毒玩具污染了孩子稚嫩的小手、纯真的笑脸。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