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绩点评】
权益类基金:地产金融基金卷土重来,医药信息技术性回调。昨日A股市场企稳反弹,小幅收高。分析认为,此次市场的反抽更多是其自身运行的结果,沪深指数短期依然未出现明显的变盘信号。板块分化特征较为明显:前期的房地产、金融等周期类板块企稳反弹,但此前表现相对较好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板块则出现补跌行情。截至收盘,上证综指上涨0.78%;深成指上涨0.39%,创业板和中小板相对较弱。受此影响,权益类基金整体平均净值小幅上涨。指数型基金整体平均上涨0.61%,涨幅最大。主动股混型基金上涨0.14%。风格上,基金大盘价值类基金普遍超越小盘成长型。主题方面,重投房地产和金融等周期类板块的基金涨幅居前。中欧中小盘领衔上涨2.39%。重仓医药和信息技术等行业的基金跌幅居前,5只医药主题基金平均跌幅为0.92%。
固收类基金:转债基金止跌回升,纯债基金、一级债基跌幅居前。商务部昨日公布数据显示,2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了6.32%,是连续8个月以来首次正增长。昨日央行开展28天390亿正回购操作,资金面整体表现平稳。债市利率产品小幅盘整,信用产品继续小幅上行为主。债券基金整体平均净值上涨0.01%,重配股票和可转债的二级债基平均获得正的投资回报,整体平均净值上涨0.04%。申万菱信可转债和博时信用债C昨日均上涨0.63%并列首位。股性偏强且主投金融债的二级债基跌幅居前,国投瑞银融华债券下跌0.39%居首。纯债基金和一级债基整体平均净值遭遇下跌,跌幅均为0.1%。
【2013.03.19指数涨跌】
【2013.03.19基金市场信息】
【基金要闻】
1. 今年大盘涨幅归零 偏股基金超额收益亮眼
今年股市以春节为分水岭先扬后抑,大盘总体涨幅归零,但偏股基金抓住结构性机会,平均取得3.46%的正回报,超额收益突出,特别是医药行业基金总体表现居前。
2. 49基金抓金融“两牛” 南方系5基金扎堆平安银行浮盈3500万
蛇年以来,金融股表现较弱,逾9成股票下跌,中国平安更是领跌,22个交易日累计跌幅19.85%。期间,方正证券、大众公用、平安银行、东北证券4只金融股逆市飘红。南方系6只基金重仓平安银行,成为持有平安银行市值最大的基金公司,22天累计浮盈3536.65万元。记者注意到,金融板块蛇年以来累计净流出资金总额约2792亿元,仅工商银行获得机构逆市增持,外界对其前景普遍看好。
3. 蛇年以来7股领涨 基金超配电子信息建功
在近22个交易日的下跌中,却有不少基金重仓股逆市上涨,成为A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花顺iFinD最新统计,815只基金重仓股有249只逆市上涨,占比30.55%。记者注意到,领涨的7只股票清一色为电子信息股。欧菲光以29.43%的涨幅稳居130只样本股涨幅榜首位,省广股份、大华股份、歌尔声学紧随其后,期间涨幅均超过20%;广联达、海康威视、中兴通讯同期涨幅均超过15%。
4. QFII中国A股基金今年前两月盈利近12%
去年最后关头赶超中国内地股票基金的QFII,今年已经实现了开门红。根据理柏中国的统计,截至2月末,纳入统计的QFII中国A股基金已经斩获平均11.7%的收益,表现明显优于中国内地股票型基金。在今年业绩突出的QFII基金中,业绩表现最佳的是那些选股型的基金。包括施罗德中国股票基金、摩根大通中国先锋基金、摩根士丹利A股股票基金。这些由国际大行团队直接管理的QFII基金,通常会有比较深入的公司研究、稳定的策略判断,且更加偏好低估值的行业龙头股。这些都使得他们在过去2个月内表现出色。
5.基金通道业务热情分化 微利时代更重“拼面子”
因利润率递减、监管层强调对风控的重视,基金公司对于一度吃香的通道业务的态度逐渐出现分化。一些股东有银行、信托背景的基金公司,由于背靠大树,开展通道业务可谓“顺势而为”,依然保持较高热情;而一些无缘“拼爹”的公司则将业务重心移至别的领域,涉足通道业务更多仅是为了维持与银行信托的合作关系以及做大规模“撑门面”。
6.蛇年满月考 六成基金重仓股跑赢大盘
截至3月19日,蛇年行情经过了22个交易日,期间大盘下跌7.19%,815只基金重仓股涨跌比约为3:7,且六成的重仓股跑赢大盘。在地产调控新政的影响下,地产建材股3月伊始便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基金重仓的地产建材股也首当其冲。在重点跟踪的130只基金重仓股中,跌幅前10只重仓股有5只均属地产建材行业。广田股份22天跌27.6% ,业绩牛难挡股价熊。虽然广田股份大跌,但大部分基金仍心存侥幸,留恋忘返,“资金投资转向”在该股身上并未得到体现。
7. 机构仓位调整引爆行情 重仓医药基金逆市领跑
随着近期经济增速放缓,作为防御性板块的医药股再度受到“避险”资金的追捧。与此同时,传统的防御性白酒板块受政策影响而导致的利润增速下滑,使得部分机构对于白酒的配置仓位转向医药,一些重仓医药的公、私募基金净值亦“水涨船高”,逆市领跑。虽然近期医药个股的股价迭创新高,其整体估值偏贵亦引发部分投资者的担忧。但在部分公私募人士看来,医药行业仍有潜力。卫生部网站发布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目录》已于2012年9月21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在博时医疗保健行业股票基金经理李权胜看来,“这意味着,我国医药产业将进入新一轮发展期。”
8.大集合6月起停发券商备战公募产品
6月1日之后,面向中小客户的券商集合理财计划(业内称大集合)将退出历史舞台。在公募基金市场上,由券商管理的公募基金新产品有望面世。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大集合将从6月起停发,目前多家券商资管部门正在加紧申请公募基金管理资格,准备在大集合停发后推出公募基金产品。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目前大部分已开展资管业务的券商均符合条件。多家券商资管部门正在申请开展公募基金业务资格,下半年将陆续推出公募基金。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券商资管转战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市场的竞争将趋于激烈,未来产品的销售压力将更加考验管理人的投资水平。
【基金经理视点】
1.基金经理看涨美元美股
美银美林最新发布的3月份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基金经理对美元和美股的前景抱有的信心日益加强,可望抵消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忧虑。
本月有72%的受访者目前预计美元在未来一年将升值30个基点。另外基金经理普遍相信,美国仍是迄今为止企业利润前景最佳的地区。调查还显示,基金经理们对全球经济复苏仍持正面看法,并继续增持股票。61%的受访者预计未来一年全球各地的宏观经济表现将增强,较上个月的指标略有上升。57%的基金经理目前增持股票,之前两个月则有51%持此看法。不过,基金经理们对于中国经济的看法并不乐观。仅有14%的地区基金经理目前预计中国经济将在一年内走强,基金经理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心显著加剧。
2. 星石投资杨玲:摩根大通看空A股过于片面
据媒体报道,摩根大通周一发布环球新兴市场策略报告称,将中国市场在新兴市场和亚太(日本除外)股票组合的评级下调至“轻仓持有”,并建议做空四大行,其主要依据是未来通胀将卷土重来,促使央行收紧流动性,中国经济风险高于去年,增长动力减退。星石投资总裁杨玲对此表示,这只是摩根大通一家之言,并不能反映市场主流观点的全貌,理由有三:首先,我国目前通胀压力并没有显著上升,2月份CPI同比高涨是受季节因素和春节错位的低基数效应影响,春季过后食品价格回落,CPI也将回到较低的区间,因此没必要过于担心通胀。其次,虽然市场担心房价的上涨将有可能导致央行收紧流动性,但央行行长周小川已经表态房地产调控将主要采取结构性信贷政策,而非采取总量政策,因此我们认为不必过分担心。最后,今年新政府上台,市场化改革态度十分坚决,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将受益于改革的政策红利,实现持续复苏。
【基础市场要闻】
1.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再创历史新高
国际清算银行最新公布的显示,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3.72,连续5个月创历史新高。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环比上升1.79点,较上月上升1.6%;2月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08.41,较上月上升0.87%。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对日元和欧元大幅升值是近两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的主要原因。2月人民币对美元、日元、欧元汇率分别升值0.03%、1.33%、3.11%。今年1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环比上升0.81%至107.47。去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累计上升2.22%,名义有效汇率上升1.7%。2010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分别上升4.40%和2.13%。
2.近八成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适度 专家称通胀可控
尽管今年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不太乐观,但央行周二发布的一季度调查报告却显示出,居民对物价上涨预期有所减弱,企业家对企业经营景气预期提升,更多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适度”。对下季房价,居民预期“上升”的居民占比为34.4%,较上季提高5.4个百分点。此外,报告显示出居民储蓄和消费意愿有所下降,投资意愿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居民偏爱的投资方式中,房地产投资上升19.9个百分点居第二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M2增速为13%,通胀控制住3.5%的目标。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表示:“全国‘两会’后,如果地方政府的投资不加速的话,今年的通胀也就在3%附近徘徊,不太可能形成一个趋势。”其他专家也大多表示,如果外部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今年的货币政策没有进行大调整的必要。
商务部1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FDI)82.14亿美元,在连续8个月负增长之后首次回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仅凭2月份或1、2月份我国吸收外资的数据,还很难断定全年使用外资的形势是否好转。总体判断今年吸收外资形势平稳,不太可能出现大起大落。
4. 1-2月消费增速下降
商务部3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78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分别比去年同期放缓2.4和0.4个百分点。据介绍,1-2月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几大特征:一是农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居住类休闲类销售回升;汽车类及通讯类需求放缓;大中型流通企业销售略有放缓;餐饮消费回落明显;消费价格稳中趋涨,前两个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指出,近几年我国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已经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候的短期刺激政策转变为基础性和机制性的建设,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利于对消费长期拉动的政策,今年全年的消费形势总体乐观。
5.美国2月新房开工量创近五年新高
美国商务部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新房开工量为年化91.7万套,较1月份增长0.8%,符合市场预期,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7.7%,创2008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具有前瞻意义的2月营建许可数量为年化94.6万套,较1月份增长4.6%,同比增长33.8%,同样达到2008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文章来源:金牛理财网)
(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