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7日电(记者 刘然)今天下午,在2013博鳌亚洲论坛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表示,中国有丰富的文化品牌资源,但是品牌效应很差。另外,在该活动中,她还探讨了要如何理顺文化与商业的关系。
于丹在分析中国公共外交的三个因素时表示,中国人应该在价值传播之前先要完成价值的凝聚,其次是品牌的依托。中国有丰富的资源,但不意味着有丰富的品牌效应。第三是传播的策略,她认为当多元价值观被包容的时候,中国传播策略就已经向前迈进了一步。
于丹认为,为了中国的理性思维,首先应该完成洋气与凝聚,中国有丰富的品牌资源,但是品牌效应很差。要完成品牌构筑、要承认差异,共建平台。
有现场提问担心,把文化做成品牌是否会违背了文化的价值,而更多的充满了商业的价值?
“这牵扯到中国正在发展的文化产业,文化与产业是什么关系”,于丹说,大家可能注意到一个更重要的提法是完全创意产业,就是如何在创意中把文化含量和产业规模有效的水乳交融起来,也就是文化和产业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物理累计,不是文化搭台换取经济利润,而是形成化学反应,让大家购买的同时能够体会到文化的含量。其实什么是品牌?中国人现在,包括大学生都在看芭蕾舞,都在听交响乐,这些原来都是西洋的文化。“我想京剧以后也会有人花钱看的。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打造品牌构建的平台。”
如何让大家购买生活方式的同时购买生活理念、购买不同文明背后的观念,并且让那种观念作用于生活,让自己生活的更丰富多彩?于丹表示,这需要文化与创业在创意上联手,而中国现在缺少的不是传承,是创意。她认为,中国需要属于当下的创意,如果让大家为了创意购买,为了创意好奇,为了创意融合文明,就已经在创意上完成自己的品牌销售了。
“永远拿四大发明去对世界说话,那是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