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和跨境资本等支撑一季度上行的外部动力,二季度是否能够继续给大家带来意外之喜?
相对于资本流动,外贸形势可能更易于判断。主流机构的观点认为,由于全球经济仍处于温和复苏态势,出口可能无法保持前两个月那样的强劲反弹步伐。一些统计数据也能够有所辅证:虽然今年前两个月的出口同比增速均超过20%,但前两个月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和轻工业用电量增速仍处于10%以下的较低水平。
判断资本流动趋势,需要考虑更多外部环境变量。
首先,欧洲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风险事件仍可能爆发。欧洲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二次衰退风险加大我国外贸压力。瑞银判断,先行指标显示法国在一季度会出现二次衰退。意大利、西班牙及其他边缘国家仍深陷财政紧缩和去杠杆泥潭,预计普遍出现衰退。穆迪认为,即便解决了当前危机,塞浦路斯仍存在违约和退出欧元区的风险。同时,塞浦路斯事件的深远影响值得回味。塞浦路斯的解决方案,可能意味着欧盟倾向通过“内部承担损失(bail in)”,而非E SM拨款来重组银行,这意味着私人部门债权人无法免于损失,这将严重打击外国投资者对欧元的风险偏好。
其次,日本央行的激进宽松政策,不仅带来了强烈的日元贬值压力,也将对中国经常账户带来冲击。虽然日元贬值的影响目前并不明显,但其对东亚区内各国贸易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未来几个月内东亚国家贸易收支很可能恶化,不排除出现东亚货币集体贬值的情形,但对中国而言,无疑不适用明显的汇率调整。
第三,美国经济强劲的复苏势头是否会导致美元阶段性走强?一方面,美联储不断释放政策调整预期,有乐观的看法估计Q E可能在年底结束;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日渐增强。事实上,过去几个月,美国的重要经济数据表现大都好于市场预期。如果美国维持强势复苏,美元中期走强确立,全球资金回流美国,那么目前的高估值资产,包括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人民币资产,或许将面临较大冲击。大宗商品和贵金属近期的疲软或许就是预警。
以上这些因素都将对中国未来经济走势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欧洲的形势变化将更多影响贸易领域,美元的变化将更多影响资本流动,日元则两方面兼而有之。国家外汇局也在日前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多种因素将加剧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甚至不排除引发阶段性资本集中流出。
欧美日出现上述趋势变化的可能较高,目前应该更多考虑这些冲击的深度将有多大,这将对我们的政策取向带来较大影响。
尤其是在汇率方面,中国央行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要维持国内的资产价格和产能,人民币需要保持一定的强势,这也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稳定外需可能需要适度贬值。
人民币是上是下,可能要取决于哪个变量的冲击更大。如果东亚货币竞争性贬值,人民币即便不主动贬值,也会控制不被动升值。如果美元强势反弹,人民币也应该保持一定上行。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