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几部成功改编成电影的文学作品。
焦点2
写剧本会伤害文学创作?
一直以来,盛大文学的出品有着一般作家羡慕的高搜索率;回看去年畅销图书榜,有132种均是来自盛大旗下的网站;仅去年,经盛大文学授权改编的各类作品达到900多部,其中影视作品都有着较高的人气和收视率,例如陈凯歌导演的《搜索》、江苏卫视收视率第一的《裸婚时代》,都有着很好的市场反响。
如今,成立了编剧公司的盛大,将引发新一轮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热潮,他们将打破编剧的“散户”状态,选出100位作者签约为专业编剧,为他们提供生活与创作方面的保障,并对其实行工作室制。这种写作方式的背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模式,美国好莱坞早就存在这种以市场为指标的剧本制作方式,写作者之间明确分工,产出的剧本都符合市场化要求。但是,以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作品虽然技巧成熟,但模式雷同,艺术性平庸。
这种固化的套路式思维、批量式写作对于作者的创作能力是伤害还是挑战?对此,有作家始终保持距离。慕容雪村曾明确拒绝撰写剧本的高额稿酬,称“剧本中都是对白,写多了会坏手”。而严歌苓也在去年明确表示,已被影视写作弄得疲惫不堪,从此不再参与任何剧本创作,直言“我对影视作品的重视远不如我对小说的重视”。
在寒川子看来,盛大将编剧公司化是对好莱坞运作方式的一种借鉴。“但作家成为专业化的写手,这个对多数已习惯于个性化写作的作家,似乎不太容易,除非他改变写作模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