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红透半边天的民族品牌健力宝的创始人;他亲手创立的健力宝因为多种原因被迫拱手让人;他的余生只能在病榻之上度过,从报纸上了解那个让他沉浮一生的企业,直至撒手人寰。他就是李经纬。
世上再无李经纬,昨天,这个饱受争议的74岁老人病逝在三水人民医院。前年的一纸判决已经成为过去,作为将一个小酒厂打造成全球知名的民族品牌原广东健力宝集团的掌门人,如果按照时间计算,李经纬病逝前仍身背贪污之罪。
然而,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随着生命的终结,注定将定格在中国企业史上。
李经纬其人
李经纬1939年生于广东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在媒体早前的报道中,李经纬是遗腹子,童年时期,他擦过皮鞋,做过印刷工人,在戏院给人扇过扇子。由于没有钱,李经纬没进过一天学堂。
1973年,李经纬被调到三水县的酒厂当厂长。改变李经纬一生的正是这家当年只有几口酒缸的小酒厂。当时这家酒厂只生产米酒,作为厂长的李经纬每天亲自背着米酒在佛山和广州挨家挨户推销。
1983年,李经纬人生的转折点出现。当时李经纬去广州出差,在街边买了一瓶易拉罐装的可口可乐,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喝到这个饮料,也就是在这时,他突然萌发了做饮料的念头。凑巧的是,他了解到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欧阳孝研发出一种“能让运动员迅速恢复体力,普通人也能喝”的饮料。
李经纬当即登门拜访,最终拿下这项研究成果。不久后,一种橙黄色的饮料横空出世,这就是后来享誉全球的健力宝。
次年,美国洛杉矶举办的奥运会成为李经纬事业腾飞的基石,他豪掷25万元赞助了12支国家队。而此时,健力宝年产值才90余万元,纯利润不足5万元。李经纬的此次大手笔赞助,被后人赞誉为“有眼光,有魄力”。
当时,似乎所有的好运都落到了李经纬头上,在当年备受关注的女排决赛上,中国女排击败东道主美国队实现“三连冠”。因为女排获得健力宝的赞助,女排姑娘手中的健力宝引起了媒体关注,形容健力宝为“魔水”的新闻随即全球疯传,健力宝一夜成名。
当年,健力宝销售额345万元,第二年1650万元,第三年飞升到1.3亿元,其后更以势不可挡的速度占据了国内饮料龙头的地位。
“想要拿到一车皮健力宝的批条,少不得要掏2万元。”当年跟随李经纬的健力宝人感慨地说。
事业如日中天健力宝年销售额破50亿
李经纬的红色人生由此拉开序幕。
1991年,李经纬策划“拉环有奖”的促销创意,最多时投入800万元参与拉环抽奖,这一具有先见之明的促销手段很快刺激了消费市场,健力宝的销量一骑绝尘,无人可及。“800万,在当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很容易就让企业经济链断裂。”前健力宝员工李先生说,敢打敢拼,李经纬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成功便成仁”。
1994年,健力宝销售已达18亿元,此时正值健力宝创业10周年。这一天,李经纬包下广州所有五星级宾馆大宴宾客,彩旗从三水一路插到广州。同一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小行星命名为“三水健力宝星”,这是全球第一颗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星星。
“没有李经纬,绝对没有当年如日中天的健力宝。”当年的健力宝员工李先生说,健力宝名义上是国企,但却是李经纬独立做大做强的,“这句话,在今天都没有人敢说个不字”。此后的很多年里,健力宝成为三水地方财政的支柱,甚至一度超过五成。
健力宝的鼎盛时期,李经纬一度“被神话”。“那时的李经纬红透半边天,在全国都相当有影响力,说他是红塔集团褚时健第二一点都不为过。”健力宝员工李先生说,如果三水开大会,一把手二把手的旁边一定就是李经纬,“但是那时按照国企干部级别,他估计也就是个科级干部。”
除了敢想敢干,李经纬也图谋思变。1996年底,家电企业TCL与惠州市政府签订了放权经营协议。政府承诺经营层可以按一定的比例购买增值部分的企业股权。这一消息让李经纬兴奋异常,他开始谋划“股票上市,大厦落地”的战略问题。他试图通过上市解决股权问题,同时投资10亿元在广州建造健力宝大厦,1997年,38层高的广州健力宝大厦落成,李经纬把公司总部迁到了广州。而此时,健力宝达到辉煌的巅峰,销售额突破50亿元大关,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四项均排名全国饮料行业第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