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餐具解禁 “白色污染”是否重现成疑--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新闻>>宏观

发泡餐具解禁 “白色污染”是否重现成疑

王志 张紫赟 张舵

2013年05月06日08:21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手机看新闻

  自5月1日起,被禁达14年之久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正式被国家发改委解禁,重新允许生产使用。记者采访多名餐盒生产企业和食品包装专家了解到,发泡餐具解禁后主要面临原料质量难控、回收难等四大难题,并对非发泡餐具生产企业造成冲击。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亟待完善相关国家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建立健全完备的回收利用体系,谨防“白色污染”重现。

  成本低“禁而不绝”街边餐饮成主要市场

  据了解,被称作“白色污染”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指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在挤出机中经过高温加热熔融后加入发泡剂丁烷等进行挤出拉片,再进行二次加热吸塑成型,制成的快餐盒、汤碗等各种一次性餐具。

  由于在上世纪90年代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我国先是在铁路、航运客船和旅游船上禁止使用发泡餐具,1999年后将其列入淘汰落后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禁产禁用,至今已有14年。

  今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中,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从“淘汰产品目录”中删除,并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

  记者在安徽合肥、山东济南的多家餐馆走访发现,虽然此前被禁止生产和使用,但一次性发泡餐具始终“禁而不绝”,仍被频繁使用“用别的餐盒成本太高,纸餐盒一个要一块多,而发泡餐盒一个批发价只要三分钱。用发泡的又没人查,都一直用着。”一名快餐店服务员告诉记者。

  安徽合肥寰宝纸塑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纸餐盒已有十多年,公司总经理余邬强说,目前合肥市的一次性餐盒市场,发泡餐盒仍是占据总份额60%-70%的主力。由于发泡餐盒屡禁不绝,市场对环保纸餐盒的需求一直不高,2003年后公司被迫转向以生产纸杯为主,每年纸餐盒销量仅为10万个。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与非发泡餐具相比,发泡餐具的材料成本低是其最大竞争优势。余邬强说,生产一个非发泡餐盒至少需要20-30克原料,而生产一个发泡餐具只需五六克。同时,发泡餐具生产的进入门槛低,生产设备1万多元一台,8小时能生产5000多个,多为小作坊生产。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介绍,由于一次性发泡餐具与其他替代产品相比价格低廉,且有市场需求,尽管国家此前三令五申严禁生产,但目前国内仍有100多家企业仍在生产和销售。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发泡餐具的使用主要集中在街边餐饮和以流动人口为主要消费群体的盒饭供应点,中高档饭店很少见到。在销售渠道方面,多从专业批发市场流向小摊小贩,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解禁面临四大难题环保企业深受打击

  业内人士指出,一次性发泡餐具解禁面临原料质量难控、添加剂滥用、使用温度限制和回收难等四大难题,并对生产非发泡餐具的环保企业造成严重冲击,需引起重视。

  难题一:原料质量难控制,产品质量堪忧。余邬强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正规聚苯乙烯生产出来的发泡餐具每个售价要0.12元左右。但一些企业特别是小作坊,为降低成本,使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废旧发泡餐盒等制成的再生料生产餐盒,甚至用医用垃圾加工,每个售价仅为六七分钱,甚至更低。

  董金狮说,目前全国发泡餐盒产品中有50%是用废塑料生产的。由于发泡餐具此前属于明令淘汰的落后产品,目前尚无国家产品标准,对于解禁后生产企业能否使用合格原料进行生产缺乏有效约束和控制,产品质量令人担忧。

  难题二:添加剂滥用,威胁食品安全。除原料质量难以控制外,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还添加了工业滑石粉、荧光增白剂等不符合《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添加剂,给我国食品包装行业和餐饮业造成巨大混乱和食品安全隐患。

  难题三:使用温度有限制,不合理使用有危害。发泡餐具是否“有毒”一直是公众担心的问题,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介绍,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按国家相关标准对食品级聚苯乙烯塑料进行的毒性实验,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只要在合理情况下使用,是能够保证安全的。

  董金狮说,由于聚苯乙烯耐热性差,不耐热水,超过90℃会发生变形,并释放出乙烯等有害的低分子物质。因此,一次性发泡餐具不能放入微波炉或蒸屉中加热,也不能盛装炒菜。但记者在济南市舜玉路等一些路边快餐销售点看到,每到中午有很多人购买快餐,店主都是用发泡餐盒给顾客盛装热菜,消费者也习以为常,不知道不合理使用潜藏的危害。

  难题四:回收难成核心难题,担忧“白色污染”重现。专家指出,虽然发泡餐具制作简便,成本低廉,但由于体积大、运输成本高、再利用的渠道有限,主要用于回收后制成建材,长期以来大多被随意丢弃。在城市垃圾清运环节,由于缺少必备的分拣等程序,发泡餐具的回收再利用形同虚设。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说,目前政府部门没有建立发泡餐具回收利用体系,生产企业也是只管产不管收,放在路边也没人收没人捡。很多市民担心,由于目前回收体系不健全,加之一些人存在随手丢弃餐盒垃圾的不良习惯,将给环境保护带来很大压力,可能重蹈上世纪90年代“白色污染”垃圾围城的覆辙。

  日前记者采访了解到,受一次性发泡餐具即将解禁的影响,目前非发泡餐具生产企业已受到很大冲击。余邬强说,今年以来,他们公司纸餐盒销量直线下降,1月份销量同比下降60%,2月以来基本没销量,目前餐盒生产设备已基本停产。同时,他认识的几家环保餐盒生产企业也由于经营惨淡而停产或转行。

  亟待完善国家标准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专家们认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关系百姓切身安全,是民生大事。“解禁”只是行业健康发展的“起点”,绝非“终点”。要尽快制定明确发泡餐具生产的国家标准。董金狮等专家介绍,由于发泡餐具此前属于明令淘汰的落后产品,尚无国家产品标准。随着正式被解禁,有关部门需尽快明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否适用于现有的《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或者起草制定新的一次性发泡餐具标准,并对原辅材料、添加剂使用以及生产环境卫生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对发泡餐具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以规范企业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专家建议,应按照政府支持、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原则,明确发泡餐具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主管和监督执行部门,研究出台支持一次性发泡餐具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包括给予相关企业税费减免、资金扶持等优惠,同时扶持再利用的产品开发,促进回收利用市场化。可参考国际通行的“谁污染、谁负责”原则,由管理部门向生产企业按标准收取适当的污染治理费,作为扶持回收利用的经费。

  董金狮等专家认为,政府部门需统筹规划回收站点的设立,提高回收点的覆盖面,并明确发泡餐具清洗、再加工产生污水达标处理等规范,防止造成“二次污染”。此外,积极加大政策宣传和教育,促进全民参与,从源头上引导消费者少使用一次性发泡餐具,使用后合理处置,提高回收利用水平。

  慎重稳妥推进解禁试点。为避免发泡餐具解禁全国“一刀切”可能引发的行业新一轮恶性竞争,给新老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建议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市场需求量大、有条件的地区先行政策调整试点。在掌握切实可行的回收利用经验后,再逐步扩大生产范围,以防造成“一放就乱”的后果。同时,有关部门应严厉打击小作坊、使用废料加工等违法生产,规范市场秩序。(王志 张紫赟 张舵)

(责编:孙博洋、刘阳)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