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5月9日电 (记者 朱晓颖)以往最不“愁嫁”的中国造船大省江苏,造船形势亦生死攸关:据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5月9日数据,今年第一季度,66家骨干民营造船企业中有44家企业未接新订单,三成造船大企业亏损。
虽然仍是中国第一造船大省,江苏首季度造船数据并不美观:造船完工量增速放缓,为103艘共372.1万载重吨,同比增7.4%;手持订单降幅明显,为832艘3791.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7.7%。5月7日还传来连云港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解散的消息,原因是“连续、严重的亏损”。
2007年中国造船业经历过30年一遇之“火”。紧接着就掉进“冰窟窿”,低温延续至今。有业界专家将本次低迷归为“航运历史上的第四次波动”。
据江苏省经信委统计,江苏船企销售利润率从2010年的22%直线下降,到今年首季度,13家重点船企中有4家企业亏损。
原因是,“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三大难题加剧,随着船价持续走低,价格严重偏离价值,造船企业无利润可言。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出现后,外销量超八成的江苏船企就主打“低价牌”,加上人民币升值、财务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造船新标准、新规范的实施等因素影响,造船成本大幅上升。
“亏损肯定是越来越多,船价越来越低,原来船价一千万元人民币的,现在是八百万元、甚至是五百万元,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企业亏损不可避免。”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民爆船舶处处长张志强说。
据江苏省经信委数据,今年第一季度,骨干民营企业对于价格战的承受能力瓶颈显现,在列入统计的66家企业中有44家企业没有接单,其中7家重点企业没有接单。目前江苏船企手持订单量为832艘3791.2万载重吨,若无新订单补充,只够维持一年半生产任务,企业普遍放缓造船速度,一些中小船企面临着全面停产的危险。
矛盾的是,对企业来说,接不接单成了一个问题:不接单就是“等死”,接单同样面临成本高、船价低、交船难、融资受阻等问题,类似“慢性自杀”。
“造船业属外向型经济,受大环境影响,都是为人量体裁衣,现在是没有航运市场”,张志强说,“过去的管理形式已与当下形势不相适应,怎样渡过难关、挖掘潜力、经济化造船是对每个企业的考验。”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教授陶永宏认为,造船业未来形势很难预测,对于造船企业来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