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的饮料中了“再来一瓶”奖励,可超市却表示无法兑现,然后和厂家来回踢皮球。这样的“再来一瓶”经历或许很多消费者都遇到过。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家乐福、沃尔玛等大超市都不兑换中奖的饮料。甚至张贴“所有饮料再来一瓶活动一律拒兑”告示,引来消费者不满,认为是变相逼消费者放弃兑奖。律师认为,和消费者签订买卖合同的是超市而非厂家,超市应承担兑奖义务,否则应停止销售涉奖商品或在商品上逐一张贴醒目标签。
消费者
欣喜中奖无奈兑奖难
最近,家住珠江帝景的全职妈妈余女士有些郁闷。4月29日,她去家乐福超市大采购,看到超市里康师傅、可口可乐等饮料都在搞促销,就买了箱康师傅奶茶。家人打开喝时发现其中一瓶中了“畅饮一瓶”奖。可等她带着空瓶去家乐福兑奖时,服务台告诉她,家乐福不给予兑奖,让她自行联系厂家。“服务台提醒我说超市里贴了一律不兑奖的告示,是我自己买的时候没看清楚。”
“折腾了半天都没结果,只好放弃兑奖了。”余女士说,她回家连续几天拨打厂家电话,不是占线就是“人工客服忙”。不过她对家乐福店里贴的“一律不兑奖”告示表示不解,“既然超市卖中奖促销产品,结果却把兑奖任务转嫁给消费者,就算能去指定地点兑奖,可消费者坐车去要花钱、打电话联系要花钱,实际上得到的只是一瓶3块钱的饮料,这完全是变相逼迫消费者放弃兑奖。”
和余女士有相同想法的消费者不少。昨日,记者发现,微博上有很多投诉“再来一瓶”无法兑奖的帖子。家住通州的张女士说,自己在家乐福通州店买的康师傅奶茶中奖了,家乐福死活不给兑。最后她按厂家要求跑到梨园小稿村的一个小超市兑了瓶茉莉清茶。“我还有几个中奖的瓶子,真不想兑了,太折腾。”
超市
有的一律拒兑 有的承诺能兑
昨日,记者在家乐福双井店里看到,货架上统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燕京饮料等近十种品牌都在搞“开盖有奖”活动,其中多个品牌就是“再来一瓶”。而店内贴着提示“本店所有饮料瓶盖再来一瓶活动,店里一律不兑换,消费者请咨询饮料包装兑奖电话”。家乐福售货员解释称,这是店里统一张贴的,超市只负责销售。
“我们也没有兑奖点,您购买了中奖饮料的话,只能联系厂家。”昨日,沃尔玛万达广场店服务台也如此答复。实际上,沃尔玛销售的饮料中,康师傅两款饮料还被特别码放在促销柜台上,有不少消费者看到促销提示后,带点期待地放入购物篮。“碰运气呗,反正喝哪种饮料也是喝。”年轻顾客沙超说。
与上述两家超市不同的是,物美超市客服在电话中表示,只要是在物美超市购买的兑奖饮料,都可以持相应小票在相应门店兑奖,“如果不兑的话,可以找门店经理或者向我们反映。”
如果超市不兑,厂家兑奖渠道是否畅通?昨日,记者拨打康师傅、燕京等饮料的兑奖电话,要么无人接听,要么一直占线,要么是非人工客服让“消费者留言”。可见,顾客自行联系厂家兑奖并不畅通。记者还查询到了康师傅的兑奖点,基本都设在位置偏僻的报亭、食品店、便利店或校园食堂。顾客想专门前往兑奖的话,并不方便。
[page title= subtitle=]
律师
超市如拒兑奖应下架商品
“超市贴一律拒兑告示并不能免责。”北京京法律师事务所律师侯小果认为,虽然有奖促销条款由厂家设定,但和消费者签订买卖合同的是超市,即时在超市内贴告示“一律拒绝兑奖”并不能保障消费者在购物时及时、明确的获取有奖销售信息,超市仍应承担“兑奖”的合同义务。
侯小果认为,如果超市真的不愿承担伴随商品的兑奖义务,完全可以只采购和销售不参加有奖活动的商品,或者对参加有奖活动的商品逐一贴上“本超市不参加有奖销售活动”的醒目告示,充分告知消费者,以此来取消自己的合同义务。
“问题根源在于厂家和超市没把兑奖方式明确化,便民化。厂家组织了有奖销售,却没有建立简便易行的兑奖渠道,所谓的‘到指定地点兑奖’既不明确,也缺乏可操作性。”侯小果说,消费者要维权,又面临着标的数额过小,维权成本太高的困境,大多选择不了了之,可心理难免对超市和厂家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和抱怨。
新闻延伸
有奖促销绕开超市
昨日,记者发现,统一、可口可乐等品牌的“开盖有奖”活动已改变了以往“再来一瓶”的奖励方式,改成了让消费者将瓶盖内的串码发送到网站或者手机短信平台,获奖者可以获得电子抵金券,或者提供消费折扣券,从而使兑奖绕开了超市。
“你想,有几个人会为了一瓶饮料专门上网输电子码的?”北京一家瓶装饮料销售企业负责人介绍,瓶装饮料属于快速消费品,电子优惠券的吸引力比当场给一瓶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