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数月来,全球众多经济体纷纷采取或准备采取新的降息行动,以遏制美欧日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本币升值和热钱涌入压力。与美欧日不断加码的量化宽松政策叠加,正在掀起的全球降息潮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形成了新的严峻考验。
降息潮或引发新一轮竞争性贬值
在最近的一周,澳大利亚央行决定将利率下调至2.75%的历史低点;韩国央行将基准利率由2.75%降至2.5%的更低水平。此前,欧元区、印度等主要经济体已经宣布降息。其他一些G20成员经济体也正准备降息。
目前,美国和日本虽没有降息,但却是在他们的宽松政策引发了这一轮全球货币宽松接力赛。实际上,自今年3月以来,已有15个国家和地区陆续降息,印度、波兰和格鲁吉亚更是降息两次,旨在刺激疲软的经济,也有一定的羊群效应;只有巴西等三个国家为了抑制通胀采取了加息。申银万国预计,二季度降息等货币宽松政策仍是央行主要的刺激工具,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过这也有一定的负面溢出效应,可能引发货币贬值,给其他国家造成一定的通胀和出口压力,并引发新一轮的竞争性贬值。
人民币“被升值”致热钱流入
而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中国至今按兵不动,未在利率调降方面显露任何动作迹象。中国所面临的本币升值和热钱涌入压力甚至大于其他大型经济体。最近,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大幅升值,并于上周突破“6.20”关口。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有效升值超过3.5%,速度和幅度为2005年汇改以来所罕见。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跃文说,这与美欧日量化宽松、内外息差带来的大量热钱涌入押注人民币升值存在直接的密切关联。今年以来的外汇数据和出口数据的变动也表明,热钱正在大量进入中国。
专家预测降息可能性很小
张跃文认为,全球范围的降息行动会进一步加剧情势,影响中国金融稳定,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形成新的严峻考验。不过,他预测中国央行近期还不会动用降息工具。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也认为,中国不会很快采取降息行动。
当前,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依赖仍然较大,在出口疲软、房地产严控的背景下,降息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经济,但其副作用亦很明显,即增加信贷风险和资产价格上涨。
“目前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充足,流动性充裕,在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存在的情况下,调降利率很可能诱发国内的新一轮通胀,并严重影响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左小蕾说。
“我主张降息。”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说,央行近期推出了一系列调控市场资金流动的举措,但如果继续不降息,很难阻挡套利资金的进一步流入。“不过,我觉得近期降息可能性不大。”赵庆明说。新华
央行对策
继续加码央票应对流动性
为了有效应对跨境资金流入
规模增加,中国央行上周启动已暂停一年多的央票发行,额度达100亿元,期限为3个月,并开展370亿元的正回购。昨天上午,央行再发行了270亿元3个月期央票。继上周央票重启后,昨日的“加码”规模较上周100亿元增量1.7倍,但总量在500亿元以下,依旧显得温和。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当前热钱流入趋势加强,央行再度启动央票这一工具,是为了相对灵活地调节市场上的流动性,以弱化热钱流入对经济造成的冲击,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收紧。并且在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趋弱的背景下,现阶段央行进一步收紧的理由也不充分,资金面或继续维持平衡状态。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曹红辉表示,为了有效控制热钱跨境流动,中国货币当局可以进一步加强资本进出管制,尤其是对缺乏真实交易背景的资本严加监控和限制。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