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公布的4月出口14.7%的同比增幅高于上月10%的数据,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让人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欧美经济大复苏了?
然而这跟国外所反映的经济情况有所偏差。从全球角度看,虽然外需有所回暖,但其他国家外贸数据显示,全球需求复苏并不显著。
那问题出在哪儿呢?显然是在香港的贸易数据上,因为该项实在太不正常了。4月内地与香港的贸易同比增长了55%,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增幅仅为12%。同时,内地对香港贸易顺差为382亿美元,而当月整体顺差规模仅为182亿美元。这些数据的巨大增幅和强烈反差显然是不正常的。
在这个贸易数据“迎春”的时节,银行“躺着中枪”了。4月份以来,中国出口数据尤其是内地对香港出口“坐火箭”引发监管层关注。海外热钱借道虚假贸易压境不但关乎内地金融安全,更是对货币政策的决策造成了干扰。
《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企业为了“搬运”更多热钱入境套利,不但做大出口数据,也可能通过伪造进口数据获取更多外汇贷款。在这条伪造贸易—引入热钱—退汇套利的链条上,银行亦成为被钻空子的一环。因为,各类贸易融资类银行产品客观上为造假企业提供了骗取外汇贷款的机会。
多家银行国际业务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些可能为热钱流入所利用的产品已经被监管部门叫停。这正是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管局”)近日出台的“20号文”的政策精神之一。
今年上半年“热钱”入境的压力在不断增加,而加快城镇化背景下的房地产市场非常有可能成为主攻目标。防微杜渐引导“热钱”流向至关重要。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2月银行代客结售汇出现连续4个月顺差,业内人士由此判断,2013年上半年,我国“热钱”入境的压力很大。相关专家受访中向《瞭望》新闻周刊建议,鉴于国内通胀回降、楼市升势暂遏,货币政策不宜轻易松动,同时可考虑出台股市新规,引导“热钱”流入。
事件:央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M2(广义货币)同比增长16.1%,远超年初制定的增速目标13%,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个和3.3个百分点。
点评:源源不断的资本流入等推高了M2增速。与此同时,M2和狭义货币(M1)增速差异加大。4月末,M1同比增速仅为11.9%,这可能显示部分资金没有进入到实体,而存在空转的可能。事实上,如果是热钱推动带来的货币增长,投机目的很强,难以很好地贯通到实体经济领域,货币增长对经济作用并不能得到体现,反使资产领域泡沫持续,货币调控难度加大。
《通知》旨在通过银行层面、企业层面、外汇管理局层面,“三管齐下”地抑制国际套利资金流入。这是外管局首次实施与贷存比相关的净美元头寸管理,对资金进入中国是很重要的规范,预料也会进一步打击市场内的投机性活动。
美、欧、日等不断推出宽松货币政策,“热钱”乱窜,给中国带来不小的资金流入压力。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出台了《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加强了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同时强调企业资金流和货物流的基本匹配。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在套利资金流入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宏观调控部门的权宜之举,旨在防范外汇收支风险,缓解“热钱”的流入压力。
近日,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4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73630.89亿元,新增2943.54亿元,为连续第5个月增加,热钱已经瞄准中国。
数据显示,今年1月,外汇占款猛增6837亿元,基本上是2012年12月的5倍,比2012年全年外汇占款新增规模4946亿元还要高,也是外汇占款有记录以来最大月度增幅。而2月外汇占款新增2954.26亿元。新增数额环比回落近六成。3月则降为2363亿元。4月再次回升至2943.54亿元,但也是连续五个月上涨,资本流入中国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