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重视食物浪费的资源环境效应,是可持续消费的薄弱环节
食物浪费,发人深省。
食物浪费已经引发了很多资源环境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成升魁说,食物浪费所造成的和带来的无谓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以及由此引发的营养过度、心脑疾病等一系列健康危害,至今未引起全社会的特别关注。
食物浪费,令人纠结。
人们对食物浪费现象还没有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食物浪费现象严重,一方面,还有很多人面临饥荒的威胁,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有成千上百万的居民被饥荒所困扰。
为了遏制食物浪费,联合国早在1992年就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了“可持续消费”这一概念。《议程》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并号召各国要建立可持续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把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联合国把可持续生产与可持续消费同等看待。
重庆工商大学副教授易忠说,事实上,可持续生产与可持续消费是一对孪生的姊妹,前者为后者创造基础和条件,后者为前者创造空间和效率。遗憾的是,在物质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并快速发展的时代,可持续消费还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
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呼吁,解决食物浪费问题,要加强食物浪费实证研究,让全社会高度重视食物浪费现象,拒绝浪费。
目前,我国在食物消费科研上的投入,特别是食物浪费科研立项已经起步。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社会科学基金已有与餐饮相关的课题立项。
成升魁表示,在识别食物浪费的关键环节及内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餐饮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与管理体系,为推进更加有效节约食物资源、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以及建立符合我国文化传统的文明消费模式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学者建议,消费者应提高消费效率,增强可持续消费意识。
其实,保障食物安全,不仅要重视食物生产环节,更要注重食物消费环节,减少食物消费过程中的浪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食物安全,而且,更重要的是,间接地减少食物生产环节资源占用以及环境代价。只有可持续消费成为社会运转的常态,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良性、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