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如何面对机遇与风险?--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人民币国际化如何面对机遇与风险?

2013年07月18日13:08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全球连线:人民币 论机遇 论风险

  新华网北京7月18日电(记者 傅云威)自2005年7月中国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的八年间,人民币汇率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实现了“量增质变”,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人民币对外币互换、离岸市场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今后人民币国际化如何面对机遇与风险?怎样处理人民币国际化与经济转型的关系?正确理解和回答这些问题,关系人民币国际化命运和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全局。

  涨落之间看汇改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华裔经济学家姚树洁说,过去八年,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累计上涨了35%。人民币汇率强势的背后是中国经济迅速增长、拥有雄厚外汇储备以及有能力创造巨额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既是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表现,又为进一步国际化提供了条件。

  不过,他也认为,按人均收入计算,中国还是中等收入国家,人民币国际化速度过快,升值势头过猛,可能会给国内实体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

  就这个问题,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郭生祥警告说,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可能造成产业阵痛,若此时控制不好人民币汇率,将导致出口优势过快消失,十分不利于改革深化。

  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川指出,人民币汇率改革重点之一是增强汇率政策的灵活性。他认为,鉴于当前中国经济减速,贸易顺差下降,允许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非常重要,这将使投机者难于押注人民币汇率走向。

  出入之间看路径

  就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应当逐步放松资本管控,实施扩大货币互换的范围和规模,丰富人民币离岸业务,加紧构建和完善人民币出海与回流路径。

  据悉,中国先后与约20个经济体达成货币互换协议,这些经济体对华双边贸易额约占中国外贸总额的30%。郭生祥认为,中外本币互换有助于最终形成境外人民币互换货币资金池,有效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

  郭生祥说,中国大量外汇储备需要等额人民币与之对应。若把人民币互换出去,再配合一定的融资功能,使之出得去、流得动、回得来,可缓解国内货币过剩问题。

  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休·麦凯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带来更多资本流动,更多人民币将作为结算货币存储在中国境外,这将推动交易成本下降,便利全球贸易。

  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首席执行官方方认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一要不断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以便使人民币成为第三方愿意使用的清算货币和投资货币,为人民币最终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打好基础;二要实施机构创新,包括中国金融机构在海外分支的创新,设立并壮大专业机构,促进产品创新。

  内外之间看转型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经济内外环境息息相关,若处理得当将有助于国内经济改革深化,促进结构调整、转型与升级。

  黄育川表示,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竞争力相对下降,一些产业甚至转移海外,这对中国不是一件坏事。因为中国需要产业升级,向高端价值链转移。

  黄育川还说,从中长期来看,中国依然面临资本流入压力,给中国央行造成冲销压力,推高国内通胀。这种情况下,应当藏汇于民,鼓励中国企业和民众海外投资。这将有利于为改革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迈凯指出,人民币走出去和金融领域改革应当与其实体经济改革步调一致。长远来看,实体经济调整到位、保持财政健康,将有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日本大和总研常务理事金森俊树认为,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市场化,需根据中国经济状况及美联储货币宽松政策退出动向,考虑扩大汇率浮动幅度等新举措。(执笔记者:傅云威;参与记者:高攀、王宗凯、冯武勇、徐海静、王小舒、吴心韬)

(来源:新华网)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