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与“摸不着”
依靠银行的贷款和企业的努力,蔡小林的企业已由当年十几人的家庭作坊式的小厂发展到了年纳税额五六百万元的瓯海区百佳企业。可以说,事业发展到了这一步,从银行获得贷款也不再是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2008年国家抛出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资金面的宽裕,使企业的融资也变得更为容易一些。钱多人胆大,一些激进的温州人开始拿着银行的贷款、民间的融资以推动企业多元化之名大举涉足房地产、搞光伏等领域,而保守的性格让蔡小林选择了坚守主业,他觉得尽管鞋材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但是只要做专做精同样会有前途。
这段时间,坚守主业让蔡小林少了赚快钱的机会,但也让他和自己的企业远离了随后这场波及面甚广的金融风波。
2011年以来,随着央行不断回收流动性,资金面顿时紧张了起来。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银行为了降低损失,温州很多中小企业都遭遇了被银行抽贷、压贷的经历。一时间,有关温州中小企业主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的消息不绝于耳,留守的中小企业也称“日子比2008年还要难过”。
由于坚守主业,蔡小林的资金链并没有断裂;由于没有参与互保,小林鞋材在这场金融风波中得以保全,他的企业没有被抽贷、压贷。由于企业资信良好,他仍然可以从银行贷款,但由于这场风波使得银行资金面偏紧,他从银行贷款的利率要上浮20%。
此时,原材料、人力成本也在轮番上涨,尽管蔡小林的企业因为经营时间长,产品质量过硬,在同客户谈判时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毛利率在业内也算可以,但是不断上浮的贷款利率无疑在吞噬企业有限的利润。
就在蔡小林为高企的融资成本发愁时,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也在加快。
2012年6月8日,央行首次双向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将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此后不到1个月,7月6日,央行进一步下调贷款利率浮动下限至0.7倍。
短短30天内两次调整利率浮动区间,凸显了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决心。学界对央行这一举动称颂良多,认为是“迈出了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的重要一步”。
然而,同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感受一样,这样的利好政策对蔡小林而言,也是“看得见”却“摸不着”。2010年以来,他从银行获得贷款都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了20%。
以2012年7月6日,央行调整后的贷款基准利率计算,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上浮20%,贷款利率即为7.2%,这对一个从事传统鞋材生产的企业而言,的确是个不小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