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小企业主看“利改”
7月20日起,央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意味着,今后金融机构将可以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而这一政策的变化,对于需要从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又会有何影响?一家中小企业主向记者讲述了10年来向银行贷款的经历以及对“利改”的判断
7月19日傍晚,正在浏览新闻的蔡小林被一个标题吸引住了,这则新闻源自央行的一纸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央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意味着,今后金融机构将可以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蔡小林是温州一家鞋材企业的老板,在得知这一消息前,他正打算逐步削减银行的贷款,将企业的负债率降到30%,甚至更低。在他看来,1.2倍基准利率的贷款对企业利润而言,是笔不小的负担。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消息一出,蔡小林并未觉得十分欣喜。因为从短期来看,这一消息对大型的国有企业或许更为有利,以他的企业规模,要想获得基准利率70%,甚至以下的贷款的可能性不大。
尽管蔡小林的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不高,但是从他为数不多的与银行打交道的经历中,依然可以窥见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对于民营中小企业的影响。
“爬楼梯”与“乘电梯”
1995年,蔡小林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林鞋材有限公司”,同很多温州人创办的企业路径一样,蔡小林自己的企业也由家庭作坊发展而来,最初他只是租用别人的厂房,所用的资金都是自己之前和亲戚做生意的积累。
“当时没有想过从银行贷款。”蔡小林认为这同自己保守的性格有关。
其实在当时,即使是性格激进的商人,在起步阶段想从银行获取贷款也往往因缺少抵押物等原因被拒之门外。
由于赶上了温州鞋业最好的发展机遇,小林鞋材很快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
2004年,蔡小林第一次从银行贷款。蔡小林向记者回忆,就这笔款还是在银行朋友的“撺掇”下进行。
银行的朋友这样告诉蔡小林,依靠企业自己的资金谋求发展就像是“爬楼梯”,速度非常慢,而借助银行的贷款,则就像是“乘电梯”。
为了感受“乘电梯”的感觉,蔡小林从银行贷了300万元,期限为1年。“当时利率还打了9折。”蔡小林还特意向记者强调。
由于蔡小林此前没有从银行贷款的经历,所以也甚少关注银行贷款政策有何变化。其实当时贷款利率能打9折就同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举动直接相关。
当年1月1日,央行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可为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可达2倍);下限为0.9倍。同年10月29日,利率市场化推进的步伐加速,央行放开了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除外,其上限可扩大为基准利率的2.3倍),浮动区间的下限依然为0.9倍。
由于蔡小林的企业运营良好,且有土地、厂房作抵押,银行直接给予了他最低的折扣。当然随后的日子里,每每他都能及时还款,企业的资信等级也被贷款行评为了AAA级。
的确,蔡小林也感受到了“乘电梯”的魅力,2005年,快速发展的小林鞋材也成为了浙江省瓯海区的明星企业、瓯海经济开发区的重点骨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