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债务整体可控 彻底体检意在测评风险--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地方性债务整体可控 彻底体检意在测评风险

邹光祥

2013年07月28日17:27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7月28日电(邹光祥) 中国开始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彻底的体检和风险测评。

7月28日,国家审计署官网发布消息称,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

据悉,全国性审计工作将于8月1日起全面展开,这也是审计署对地方债务的第二次全面摸底。此次审计署将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彻底摸底和测评。

最新的一次大规模审计是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彼时,审计署对全国36个地区进行了审计。结果显示,一些地方通过各种方式变相举债融资的现象较为突出。6月10日,审计署在其官网上公布了对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结果:36个地区2012年底债务余额共计3.85万亿元,比2010年增加4409.81亿元,增长了12.94%。

审计显示,一些省会城市偿债率指标偏高,2012年,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的达188.95%,如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最高的达219.57%。有13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偿债率超过20%,最高的达60.15%。

最近一次对地方债进行全面普查是在2011年,审计署对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担保责任和救助责任的债务进行了审计,摸清了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3类债务情况:债务余额约10.7万亿元。

我们认为,不应过度解读此次全面审计工作。尽管此次摸排离上次区域性审计时间相隔较近,但它仍可看作一项例行工作,是决策者全面经济改革、稳增长、调结构的工作部署。目的在于盘活存量、吸收增量,坚决防范和化解风险。

在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于7月18日申请破产保护后,有关中国是否会出现地方性债务违约乃至破产的争议不断。由于此前审计的地方性债务并不包括县、乡两级,外界对于中国政府债务的整体规模猜测颇多。悲观者认为,中国地方性债务或已失控。

两次审计,确实发现一些地方问题比较严重,但全国总体上风险不高,绝不应就此认为地方性债务已经失控、甚至会触发金融风险。本次全面审计,说明管理层重视,但不能据此猜测问题如何如何严重。对于此轮审计,更重要的是,摸清准确情况,测评风险,为下一步政策调整打好基础。

目前,中国的债务水平实际较日本和美国为低。根据审计署的数据,2011年中国的中央政府债务率仅为25.8%。但综合考虑中央政府债务(包括中央财政债务、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债务、铁道债)和地方政府债务(包括省市县乡镇地方政府债务、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地方公路债务)计算,则2010年中国的广义政府债务率为59.2%。

相较于美国100%以上的债务率以上以及日本高达227%的债务率,目前中国债务水平在国际惯例的临界点之下,在人均GDP安全边际之内。但是,考虑到未在统计之列的灰色地带,无法估计债务的规模。即便以最坏的情况考量,中国的广义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估也不会超过75%。

因此,尽管从显性指标来看,中国的地方债规模并未高到足以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程度,但膨胀趋势却不容忽视。假如不能有效遏制地方政府的负债冲动,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不能赶上地方债的增长速度,则显性风险将急剧上升。

地方债加剧了系统性经济风险,必须未雨绸缪。而充分的信息和准确的数据是理性决策的前提。要加强地方债管理,必须加大这方面的信息披露力度,然后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银监会2013年度工作会议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底线是首要任务,严防信用违约风险、严控表外业务关联风险、严管外部风险传染。

央行也把“防范金融风险”提到了今年宏观政策的突出位置。“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提法一脉相承,前后呼应。但在监管与执行层面,鲜有实质性的硬约束措施。因此,必须对各种形式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彻底体检与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出台相关融资与监管措施。

在稳增长的同时,应抓紧时间调结构,早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力求通过产业调整与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运用配套的货币政策,抑制投资过热,消除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生成机制,自然能够有效控制地方政府的举债规模。

摸清家底,有保有压。未来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框架已成型,那就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守住“下限”,不触及“上限”。把稳增长与调结构、促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监管,控制融资规模,及时掌握偿债能力,逐步化解地方性债务的累积风险。 

(责编:郝帅、乔雪峰)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