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档白酒勾兑潜规则盛行 包装上普遍装“纯粮”【4】--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中低档白酒勾兑潜规则盛行 包装上普遍装“纯粮”【4】

2013年07月30日09:30    来源:大河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低档白酒勾兑潜规则盛行 包装上普遍装“纯粮”

  酒厂

  勾兑“纯粮酒”被曝光

  原酒加了酒精和水后,还要加上各种香精香料优化口感

  香精香料厂称其生产的添加剂销往酒厂了,那么,酒厂有没有用这些添加剂勾兑白酒呢?

  在成都的全国糖酒会前后,一些酒厂不时邀记者前往参观,记者亲临几家酒厂生产一线。接过从蒸锅里流出来的纯粮酒品尝,有股淡淡的苦味,没有在商店里买的同品牌酒好喝,体会不到醇、绵、柔的口感。

  厂家没让参观勾调部门,酒是如何调的记者不得而知,而调酒师们也不愿透露他们勾兑的技术和商业秘密。

  不过,一些酒厂的调酒过程,还是被央视记者拍到并曝光。

  四川省邛崃金穗实业公司用的是纯粮全固态发酵工艺酿造白酒。根据国家标准,这种白酒是不准添加任何非白酒发酵物质的。然而,在该公司调酒间,调酒师把食用酒精、水和原酒混和好后,又拿出一个小针管,往里面加了些东西。调酒师说这是冰醋酸,原酒里加了酒精和水后酒的味道就淡了,口感无法达到消费者的要求,要优化口感,秘密就在于加上各种酸类或者酯类等香精香料。在调酒间的柜子里,还存放有20多种香料添加剂。

  在四川邛崃、泸州、宜宾等地,成都市坤宁酒业有限公司、四川省泸州造酒厂、四川宜宾醉翁酒业有限公司等也被发现用这种方法勾兑白酒。

  对于这一现象,7月18日,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发布的《四川白酒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中坦承,2012年以来的白酒“塑化剂”和“添加剂”事件,暴露出该省部分白酒企业生产质量安全意识方面的隐患,对该省白酒产业发展造成重大冲击。协会要求行业“排除诸如白酒‘塑化剂’、‘添加剂’风波的隐患”。

  行业协会

  酒里加香精已是“潜规则”

  新工艺酿酒并没有错,但硬要冒充“纯粮酒”,则是欺诈消费者

  用酒精和各种添加剂勾兑“纯粮酒”,这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

  郑州市酒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云旺自称“做好了被众多酒厂骂的思想准备”,他在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说,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是用传统工艺酿造,20世纪60年代,由于粮食供应紧张,为节约用粮,白酒行业开始探索用代用原料生产白酒,称为新工艺白酒。而新工艺白酒,就是以食用酒精为原料加添加剂兑制的白酒。新工艺酿酒并没有错,但以新工艺酒冒充“纯粮酒”,则是不对的。

  张云旺说,现在市场大行其道的新工艺白酒,属于对传统固态法白酒香型的效仿,由于工艺决定,质量上始终落后于固态法白酒,只能生产出中、低档白酒。这些档次的白酒,实质上多不是粮食酒,而是水、酒精和醇、酸、酯、醛等类香精香料的排列组合。如:浓香型白酒=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酱香型白酒=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正丙醇+乙缩醛+……在酒水里加这些添加剂已成为行业潜规则,不加这些,酒的醇、绵、柔等口感就淡了,加了才能达到平衡。不少消费者认为,挂杯的酒是陈酿好酒,其实,用丙三醇就可以使酒有挂杯的效果,消费者喝的外包装上标示的“某某年陈酿”,难说不是浮云。

  “厂家在外包装上不标示‘纯粮固态发酵’,不把添加剂和酒精标示出来,是为其销售‘纯粮酿造’等打掩护,完全是欺诈消费者。”张云旺说。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