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售价是出厂价9倍 洋品牌被指“控制价格”【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镜片售价是出厂价9倍 洋品牌被指“控制价格”【2】

2013年08月11日07:18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镜片售价是出厂价9倍 洋品牌被指“控制价格”

  批发商爆料:每一道中间环节加价至少一倍

  潘家园国际眼镜大厦的一名主要从事批发业务的眼镜商人表示,他的镜片是从总代理商处拿货,而总代理商则是从生产厂家处拿货。总代理给他的价格已经比出厂价翻了一到两倍,这里面包括品牌使用推广费用、公司运作管理费和产品利润等多方面的加价因素。

  而从他这里进货的眼镜零售店,他一般是加价一倍出售,这里面考虑到自己的各种运作、管理成本。这意味着,每道中间环节,加价至少一倍。

  零售商叫屈:售价随房租等成本上涨而涨

  经营眼镜店已有十多年的陈先生透露,自己从批发商进的货,一般以进价两到三倍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他告诉记者,眼镜业并非如外人所想象的暴利,对于零售业者来说,主要体现在成本高昂。他的店铺大约在60平方米左右,年租金已要五六十万。而人工成本近年不断攀升,4名雇员每年工资二三十万,水电、税费、店内设施折旧也要分摊到眼镜价格上。因此眼镜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了。(文/记者 孙昌銮 实习记者 张一凡 李璇;摄影/记者 汪震龙)

  财经追踪:

  洋品牌被指控制价格

  武汉中际眼镜负责人董先生对记者表示,包括法国依视路、德国蔡司、日本豪雅等在内的多个国际眼镜品牌对经销商和零售商进行价格控制,在中国制定全国统一零售价体系,除了特殊要求可适当有八五折的打折权限,正常情况下不能打折销售。他自己因为没有按照同行的价格体系卖眼镜,而被眼镜业内集体封杀,特别是中高端的洋品牌镜片供应商,更是停止对其进行供货。

  董先生解释,洋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镜片进货价为厂家制定的零售价的2至4折,如依视路一款眼镜现片的进货价一般是厂家指定零售价的2.5折左右,销售毛利可以达到50%。于是,他自己进了依视路的镜片后,以低价向市场销售,远低于同行最低8.5折到9折的价格,因此引来了同行的报复,依视路经销商随后停止了对中际眼镜的供货,后来他只能采取从外地开眼镜店的亲友处“串货”的方式来继续对洋品牌的销售。

  该公司与某洋品牌镜片的《购销协议》上写明,供货方对价格有明确规定,在产品价目表中,明确了该产品给经销商的供货价及统一零售价,经销商销售产品的价格,应按照制定的统一零售价出售,严禁低价抛售产品,如违反本条规定的,厂商有权停止供货。(文/记者 孙昌銮)

(来源:北京青年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