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看病难看病贵”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代“神医”留下了市场
为进一步了解“神医”在社会中的“受欢迎”程度,记者在张晓如工作的医院采访了在此治疗的9名患者。受访者不同程度的患有急慢性疾病以及绝症;患病时间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20年。采访结果令人惊异:受访者中只有1例完全采用正式医疗途径,也就是在具有行医资质的医疗机构治疗;另外有两位患者以正式医疗途径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同时在不具有行医资质的机构进行辅助治疗;还有5位患者以非正式治疗为主,这类患者所患疾病多为绝症或疑难杂症,在多方求医未果的情况下,选择了理疗床、气功以及“神医”等。最后一类是完全采用非正式医疗途径,这名病患在查出患有早期肾癌后,并未前往医院进行治疗,一直在一位“神医”处进行治疗,到最后病情危急后才住院治疗。
回顾过去,“神医”造成的悲剧已不是少数。那么,为何“神医”们的市场还会如此广阔?那些神话编织的陷阱,为什么总有人相信?
“医院看病太贵,要是疑难杂症更是无底洞,这时候要是有个承诺花一定数额的钱就能治愈疾病的‘神医’出现,我愿意试一试。”记者在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中心采访时,一位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的北京市民刘大爷对记者如是说。而其他多位受访者均表示了和刘大爷相似的观点。
在这家社区医院专门负责体检保健工作的高大夫向记者介绍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也相应增多。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水平有限,对于癌症、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衰竭等严重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容易产生悲观、绝望和病急乱投医的心理,这为当代“神医”的大行其道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教授,在医院工作超过20年的赵老师向记者介绍说,“看病难看病贵”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神医”留下了市场。
“在医院看病要面对高药价、繁琐的看病流程甚至是长时间的等待。相比之下,民间偏方的成本要低廉很多。”赵老师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张悟本这样的‘神医’出现了。他告诉你,家家都能买得起的白萝卜、绿豆和长茄子就能治癌症、糖尿病和心肺肾病。从此,看病不贵、看病也不难。你说张悟本能不受欢迎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