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

金台观察:持续复苏 上市公司演绎中国经济“钱景”

邹光祥

2013年09月02日18:11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努力地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作为中国企业的优秀代表和中流砥柱,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水平反应了中国经济的真实一面。

截至8月31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报全部出齐,上市公司二季度业绩维持复苏格局。人民网财经数据统计,2489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28090.63亿元,同比增长8.5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28.05亿元,同比增长11.15%。继一季度上市公司取得10.3%的业绩增幅后,二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增幅进一步扩大到11.97%,环比有所回升。

对比各项数据后发现,上半年光学光电子、电力、园区开发、通信运营、视听器材等行业业绩增幅均在50%以上。地产、银行则凭借着稳定的业绩增速成为市场的“定海神针”。相比之下,餐饮、畜禽养殖、煤炭、有色等行业业绩表现不佳,均出现大幅下滑。

目前两市已有939家公司披露了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预增、扭亏和续盈的公司共557家。就此计算,已披露三季度预告的公司中有近六成预喜。目前,前三季度业绩预增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电气设备、化学制品、汽车零部件、建筑装饰材料等行业。

自一季度以来,上市公司盈利出现弱复苏,这一趋势在二季度仍在继续。人民网财经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51%,增速为金融危机之后的新低。但是自今年一季度以来,上市公司业绩开始复苏,同比增速达到10.31%。在一季报业绩缓冲以及银行地产稳定盈利的带动下,上市公司上半年整体业绩依然坚挺。

尽管二季度宏观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在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带动下,上市公司上半年交出了较为满意的成绩单,盈利同比增幅在12%左右。

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正在好转,复苏将持续,这也从侧面证实了中国经济已触底企稳。在业绩保持稳健的同时,作为公司持续经营的主要动力,现金流情况在上半年也得到好转。数据显示,在扣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后,有可比数据的2276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为3626.61亿元,同比增长0.22%。1319家实现经营现金净流入,其中有333家公司的现金流成功“由负转正”。整体来看,现金流情况在上半年得到好转的公司共有1156家,占比过半。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公司尽管经营性现金流呈现净流出,但其原因是在上半年大幅扩张所致,这一点在龙头房企上较为明显。数据显示,上半年132家房地产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仅为-550.87亿元,同比下降了774.45%。其中,万科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仅为-97.92亿元,而公司去年年底及今年一季度时的现金流分别为37.26亿元和-23.83亿元。此外,金地集团、首开股份、保利地产、招商地产等大型房企的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均在10亿元以上。从“现金为王”到“土地为王”,房企经营策略的转变折射出行业回暖、预期向好的现状。上半年大型房企在土地市场频频斩获,为未来经营业绩释放打下了基础。

在上半年业绩弱势复苏的同时,结合二级市场的表现可以看到,业绩增长已经成为股价上涨的逻辑起点。其中创业板指数频频创出新高,一大批文化传媒、电子科技和TMT等创业板公司股价暴涨。

从创业板中报来看,不少公司股价上涨的同时,业绩也得到了有效释放。统计显示,创业板市值前50强的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26%,远超A股的整体增幅。从年初至今,有50家创业板公司股价翻番,这其中有42家公司上半年业绩出现增长,涨幅超过50%的有14家。

创业板的强劲表现让投资者侧目。人民网财经研究院认为,创业板行情正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在资本市场的提前预演。这一方面是源于这些公司业绩增速同比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也反应出市场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期待,谁主动转、谁转得更快、更彻底,将收获来自于市场的褒奖。

人民网财经研究院认为,部分周期性行业企稳、以信息消费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等将使上市公司业绩延续复苏势头,但整体增幅难以出现较大幅度提高。下半年,在政策主导、区域经济带动下,结构性复苏将成最大亮点,市场将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在“稳增长”政策基调下,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滑的风险降低。上半年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及6月“钱荒”事件一定程度上已促使经济“去杠杆化”,“控通胀”压力得到缓解。“定向宽松”的财政政策以及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延续,基建投资也将保持一定增速,再加上发达经济体复苏将促使出口增长,这都使下半年经济企稳复苏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这为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较好的宏观基本面。

从经济运行周期来看,上半年工业去库存已接近尾声。7月食品、造纸、石化、建材、纺织服装等行业的产成品资金占用同比增速已回落到个位数水平。汽车、通用设备制造业已处于主动补库存周期。随着需求回升,库存消化后将向补库存周期演变,并进一步传导到生产和销售,从而有望提振工业增速。

其次,当前经济仍然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房地产泡沫、融资成本抬头、产能过剩等问题,对市场效率提升及投资需求扩张带来较大程度制约。受此影响,未来政策将在“稳增长”与“调结构”间保持平衡,在经济增长下限之上,将着力于“调结构”。

“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目标将为经济增长引来“活水”。当前新一轮改革已涉及财税、投资、民生保障及城镇化等诸多领域,将激发经济增长内在潜力。通过转型和改革释放经济活力将成为下半年重点。特别是在加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政策指引下,中国正逐步形成“东部重服务、西部重投资”的新的发展思路,相关政策已经有所着力推进。从政策着力点看,涵盖信息消费、节能环保、新型城镇化、高铁、管网建设等多个领域,这将直接带动相关行业投资和需求提升。

在传统产业经历改革与转型的阵痛之际,新型城镇化、信息消费等新兴产业将接过引领经济成长的“接力棒”。批发零售、金融保险、商业、信息服务业及涉及化工、机械等领域的高端制造业仍将持续较快成长,市场也将呈现结构性复苏态势。 

(责编:张文婷、乔雪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