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集体种植的120亩油葵喜获丰收,预计村集体能实现收入16万元”。山东省武城县鲁权屯镇南甘泉村党支部书记王润强如是说。
以前,南甘泉村是远近闻名的无资产、无资源、无资金的“三无”村,集体无财力,公益事业无力办,支部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2013年初,镇党委聘请在外经商多年的玻璃钢制品营销“大户”王润强回村担任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就发起成立土地流转、特色种植两个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规模化、产业化、高效化农业,实现了富民强村,彻底摘掉集体经济“空壳村”帽子。这是该县着力破解“三无”村集体增收难题的一个缩影。
从去年开始,武城县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42%的社区(村)年集体收入达到了社区10万元、行政村3万元的标准。今年年初,该县在调研时发现,与已经发展起来的基础好、潜力大的社区(村)相比,还有一批社区(村)属于无资产、无资源、无资金的“三无”社区(村),发展集体经济的难度大、困难多。不破解“三无”社区(村)增收难题,村级集体增收工作全面突破的目标就很难完成。为此,该县集中力量探索无资产、无资源、无资金社区(村)增收渠道,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三无”社区(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土地回收、能人回归、强村帮扶、部门支持、村企联合等五条村级增收新途径,努力做好“无中生有”文章,促进“三无”社区(村)增收。
为确保“三无”社区(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效,该县把鼓励支持“三无”社区(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镇街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健全完善集中调度、教育培训、重点帮扶等工作机制,加大对“三无”社区(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帮扶力度。结合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选派农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等工作,集中开展“三联一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活动,即统筹安排40个经济强村、40个县直部门、40个规模以上企业与40个“三无”社区(村)结成“3+1”联系帮扶对子,并为每个“三无”社区(村)选派1名县直机关干部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作为村级增收工作联系人,负责协调各帮扶单位从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提供帮助,支持“三无”社区(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深入挖掘各社区(村)在外人才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三回”工程,回请、返聘了35名在外的领导干部、经商人员回村任职或担任“发展顾问”,通过提供发展信息、引进增收项目增加集体收入。
目前,该县40个“三无”社区(村)均确立了增收项目,找到了增收路子,有31个社区(村)集体收入超过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