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制改革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迈出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
允许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让人目不暇接的金融改革接连涌现。十八大以来,金融改革正意气风发地驶入“快车道”。
“可以预见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的影响,必然会给我国相关金融改革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
“凡是‘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今后在继续加强中央银行主导和国有银行为主体的条件下,应兼容和鼓励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厦门大学教授胡培兆表示,“容许民营金融发展,就能尽快解脱国有银行背负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责任,也可以打破金融垄断的壁垒,遏制影子银行的斜出,有利于规范金融秩序,进一步激发金融业的活力,有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实体经济繁荣发展。”
改革后的金融业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小微企业贷款1.03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企业贷款的42.6%,这一比例较去年同期提高了9.9个百分点。
行政审批改革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0月12日下午,广东省东莞市工商局办事大厅商事登记受理窗口一直没闲着。“公司准备在大岭山增开一家店铺,昨天下午提交了材料,今天就通知我来领取执照,这速度,真快!”不到半小时,一家企业的店务主任赵尹光拿到了工商执照。
东莞市工商局局长范燕彬说,在商事登记改革中,东莞把相关审批事项从改革前的188项压减到改革后的109项,并将其中81项从前置改为后置,仅保留金融、保险等28项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批准才能设立的事项。
改革极大激发了经济活力,自去年12月东莞实施商事登记改革以来,至今年9月底,东莞市新登记市场主体8.41万户,同比增20.04%。
东莞的改变,进一步证明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
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后,把转变职能作为第一件大事紧抓不放,目前已经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邹东涛表示,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从短期看,有利于减轻企业生产经营的负担,打破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的“弹簧门”、“玻璃门”,直接惠及市场,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见图②)
- 等待改革信号定调 跟踪制度性红利主题
- 世界关注中国改革决心 三中全会将勾画蓝图
- 三中全会改革路线图曝光 金融业降门槛小产权房或转正
- 十八届三中全会或将开启经济增长新周期
- 五大券商看三中全会:投资者对改革的期待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