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冬眠”助幼子7次蜕壳
别以为这钱好赚,金伟曾去北京平谷山区住了两个月,“体验生活”。
更确切地说,是体验蝈蝈的生活——他们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每年秋天,他都会雇人去平谷的山区,专门抓野生蝈蝈。
北京平谷区是全国八大蝈蝈产地之一,以出产“铁蝈蝈”而闻名,这个品种个头大、叫声响。“可能北京现在没太多人掌握批量化养蝈蝈的实践技术。”
被带到天津的蝈蝈,在土盆中配对,将籽产入土中。再由人工把籽筛出来。
在适宜的环境下,一个月后,30%的籽中就能看到蝈蝈的小眼睛,到80天时,就能看到小虫的形状,它们随后会被放入0度以下的冰箱中,人工“冬眠”。
“低温存放是为了控制出壳的时间。”金伟说,“冬眠”后的蝈蝈很快会破壳而出,第一次蜕壳。接下来的50天里,蝈蝈还要蜕6次壳。
蝈蝈养殖房订单排队
金伟17岁就开始大批量饲养蝈蝈,他的三居室里,几乎所有的墙壁都是摆放蝈蝈的木架,“大概有十几万只吧。”
尽管这样也不是全部成活,第6、7次蜕壳时,会有10%的死亡率。
喂养蝈蝈需要营养均衡,它们要大量摄入蛋白质。金伟介绍,他的分房里,饲料有高蛋白的肉类、玉米面、绿豆面等,“既要保证营养,又不能让它们上火。”
这种喂养方式会让每斤饲料的成本提升至13元,“所以我家蝈蝈的价格高出市场价30%。”他说。
“价格虽然高,销路不用愁。订单已经排到半个月之后了。”金伟说,他的市场主要是北京和上海。在他看来,上海中端的蝈蝈玩家较多,“每条大多在50到200元之间。”北京的玩家多走高端路线,“有人直接到我这儿,花几千块钱选几条好的。”
“平均卖一条能赚5元钱。”金伟说。这意味着他每年能赚五六十万元。
■ 小贴士
蝈蝈圈儿那些词
条:蝈蝈界量词,论“条”不论“只”。
膀子:翅膀
大夯:大腿
分(读四声):养殖,分蝈蝈即为养蝈蝈,分房是养蝈蝈的房屋
点药:古代曾在蝈蝈翅膀上点朱砂,以增加重量,降低音调使得其鸣叫声更好听;发展至现代有明药、暗药之分。
本儿:即蝈蝈未被点过药,发出的是天然的原声
憨儿:鸣叫音色的一种,特征为低沉有力,能发出“憨儿”声的蝈蝈价格可达数千元。
蝈蝈分类
黑蝈蝈:又称铁蝈蝈,深黑如铁,叫声响亮。
绿蝈蝈:周身颜色青翠,可爱,主要用于观赏。
如何选蝈蝈
看体形:个头大的有力气。
看神态:昂头蝈蝈精神好,说明体力充足,马力大。
看翅膀:翅膀宽的蝈蝈叫声响亮。
看眼睛:如著名的平谷蝈蝈眼睛是蓝色的。
如何养蝈蝈
1、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的玩家买来蝈蝈养了几天后,发现叫声变小变哑,是因市面上蝈蝈通常是刚完成第七次蜕壳,翅膀里仍有水分,如室温过高,湿度不足,会导致水分过快流失。
专家建议:新买的蝈蝈不要往暖气上放,最好能找个葫芦让它慢慢褪去水分。
2、饮食应荤素搭配。多数玩家喂食的方式是胡萝卜或面包虫,蝈蝈历经跋涉后,再遇到剧烈饮食变化,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
专家建议:玩家养蝈蝈的时候也要荤素搭配,胡萝卜和面包虫最好能搭配着来。(采写/记者 黄颖 朱自洁 摄影/记者 黄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