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

北京最大鸣虫市场日售蝈蝈数千条 少数身价超千元

2013年12月14日08:59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北京最大鸣虫市场日售蝈蝈数千条 少数身价超千元

  11月15日,朝阳区十里河天娇文化市场,一条等待售卖的绿蝈蝈。

  朝阳区十里河天娇文化市场,一位老人通过长管,聆听摊位上每条蝈蝈的声响。

  电影《让子弹飞》里有句台词,叫“吃着火锅唱着歌”。而冬天的京城,很多老北京有一大快事:吃着火锅,听着蝈蝈。

  蝈蝈,和油葫芦、蟋蟀、金钟一起,位居四大鸣虫之列。这小虫成为人的掌中宠物,得从明朝追溯,400年间它上过金銮殿,也住过四合院。玩蝈蝈已成为老北京的民俗。

  如今,光北京十里河文化市场,每周就能卖出至少三万条。它们中虽大多只有百日之命,但佼佼者身价近千元,一位蝈蝈批量养殖者说,他卖过最贵的,一条6000。这小家伙身价的飙升,源于虫文化的与时俱进,在它身后,不仅仅是玩家们五花八门的说道,还有正在完善的市场链条。

  大冷天儿的,您在北京街头见过这场景吗?一位路人拉开羽绒服,从怀里掏出个小瓶,里面蹦跶着一条蝈蝈;出租车副驾驶位,嘹亮的鸣叫声从储物盒里钻出来。

  夏天的鸣虫,冬天还能叫得欢?老北京们会告诉你,“这您得去十里河瞧瞧!”那是北京最大的蝈蝈交易市场,11月以来,有一百多家商户在那卖蝈蝈。每周至少能卖出3万条。

  玩家周末排队买蝈蝈

  “您瞧好喽,正宗平谷籽儿,铁须金眼蓝脸儿粉肚皮儿绿膀元宝肚……”11月15日,十里河天娇文化市场鸣虫区,卖家小邢连珠炮般地甩出一溜儿“行话”,这些蝈蝈大多每条三五十元。

  见买家没瞧上眼儿,小邢弯腰抬出一个白色泡沫塑料箱,拿出了几个直径约15厘米、用红色纱布封口的圆纸筒,“这里面都是精品,不到十条,(每条)最低180。”

  20分钟,小邢共卖出6条蝈蝈,5条卖20,1条卖100。“一天能卖几十条吧,周末来买的都得排队。”小邢说

  市场每周至少卖出3万条

  冬天是蝈蝈市场最火爆的季节。每个周三,小邢都会去天津上货,通常至少提200条,“我一年卖一两万条很正常”。

  商家们说,周末生意火爆时,一天一家就能卖出100多条。

  十里河天娇文化市场鸣虫区有数十家固定商户和近50家路边摊位。11月下旬,新京报记者探访该市场内近50家蝈蝈摊主,他们每周进货量都在400条左右。“有的进回500条,回京后一周内就能卖光。”

  据此估算,按平均一周300条的销售量计算,该市场每周至少可售出三万条蝈蝈,平均到每天便会售出数千条。

  少数精品每条超千元

  商家会根据它们的体形、翅膀、品种分为不同档位。从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售价千元以上的蝈蝈一年能出四五十条吧。”小邢听说的目前市场上最贵的蝈蝈,售价为7000元9条。

  还有更贵的,一位北京玩家为一条蝈蝈付了6000元钱。

  “现在大蝈蝈都还没出场呢。”一位卖家说,分家(饲养蝈蝈的卖家)会把真正的大蝈蝈籽留到下雪前后再孵出。

(责编:谭翀、李海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