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离农历除夕还有10多天,家住天津市大邱庄镇津美街村的78岁老人王殿臣开始忙活年货。他先是到菜市场预订肉类和蔬菜,然后开始挨个给儿孙打电话--“今年过年什么也不要往家里买,我来置办年货。东西买得太多吃不完,都浪费了,要注意节俭。”
与王殿臣一样,津美街村69岁的刘世杰也已经开始置办年货。他告诉记者:“过日子必须要节约,这是我们的好传统。该花的要花,但每一分钱都不能浪费。”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中央的带动下,一年来各级党政机关清风劲吹,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倡俭治奢。新的党风政风带动了社风民风的转变,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从俭办婚礼、减少或俭办晚会到节粮节水节电、“光盘”行动,方方面面的节俭之风在群众生活中日益浓厚。
曾几何时,由于奢侈攀比,婚礼成了人们“不能承受之重”。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一些青年告别奢靡,开始以新的节俭方式追求恩爱主题。
去年12月24日,长沙一对新人以环保为主题用自助餐的形式,举办素食新潮婚宴。没有庆祝鞭炮弥漫的烟尘,没有大鱼大肉,就连牙签,都取材于可降解的材质。
今年1月12日,共青团贵州省委发起《新青年新婚约》微博沙龙,来自广东、贵州等地的9对新婚夫妇通过微视频发出号召:“不要美丽的面子,不要甜蜜的负担,婚礼中只要有大家的欢笑、掌声与满满的祝福……”
日前,福州市仓山区百名村官集体在“倡俭抑奢”倡议书上签字,倡导从自身做起,狠刹婚丧嫁娶等重大事宜不良风气,摒弃农村陋习,努力形成人人节约、处处节俭的良好习惯。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几年前,这首词曾被用来描述奖品丰厚、豪吃海喝、彻夜狂欢的年会。随着中央各项“节俭令”的出台,各单位企业的年会开始新风拂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