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舰可以遥控航行
航行在大海上的我国171号导弹驱逐舰(资料图片)
全舰重量:10公斤
舰身全长:1.55米
舰面构成:舰身、前甲板、舰桥、中甲板、尾板
武器系统:主炮和垂发系统,垂发导弹是冲天炮
我国171号驱逐舰(海口号)属于052C型驱逐舰(北约代号:旅洋II级,英文Luyang II)。
171号驱逐舰于2003年10月23日在江南造船厂下水,隶属南海舰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代具备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的防空型导弹驱逐舰,被誉为“中华神盾”,填补了中国大型区域防空舰的空白。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璧山县61岁退休老人王选华,儿时梦想当一名军人,驾驶坦克、飞机、战舰保家卫国。
一晃50年过去,王师傅没有成为军人,干了一辈子机电工作,不过,他心中的梦想从未凋零。
2012年5月,他决定圆梦,开始按照100:1的比例制作中华神盾———052C型171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模型。
“我要做的不是静态模型,而是能在水中航行,还能发射导弹。”有梦想就要坚持,为了完成这项巨作,王师傅用废了数张铝板,经历了无数次失败。15个月后,能够在水中自如行进、能够发射导弹的中华神盾171号下水了。
驱逐舰水中航行 导弹发射上天
“你们来得真是时候,我正要去公园展示给游客看。”昨日下午4时,王师傅带着他的中华神盾来到璧山秀湖公园。走到公园大门,门卫看到他,立即喊:“王师傅,今天又来了哦。”
走进公园,游玩的市民非常多。王师傅将中华神盾扛在肩上,格外引人注目,引得游客频频回头。
“他经常来公园的人工湖开他的驱逐舰,还可以发射导弹,厉害惨了。”有人认出王师傅,向同伴解释。
脚步轻盈,不时与游客点头示意。一路上,王师傅脸上的笑容没有停过。他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他非常享受这种被关注的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了。
走到湖边,王师傅身后已经有了上百人。他将驱逐舰放下,大家立马围了过来,不少小朋友还跑到面前,摸了摸舰身。
王师傅开始航行前的调试,10分钟后,他抱起舰船,放进水里。“开始了哦。”王师傅打开舰上的开关,音乐随即响起。他轻推了一下舰身,用遥控器加大马力,驱逐舰朝湖中心驶去。
“可以转弯,可以倒退。”王师傅向大家展示着。“注意,注意,看仔细了哦,马上要发射导弹了。”王师傅按下遥控器上的发射键。“咻咻,咻咻。”一枚枚导弹从舰身上发射到天空,顿时引来了游客阵阵掌声。
记者接过遥控器体验,前进、后退控制自如,转弯时舰身还有些倾斜。“厉害,厉害,确实厉害。”70岁游客彭定初看了,一连说了3个“厉害”,5岁小朋友甘昊灵看得目瞪口呆。
半小时后,王师傅将驱逐舰开了回来,准备收拾回家。岸边的游客意犹未尽,不停喊着:“再耍一会儿噻。”
有近2000个零件 做工精细栩栩如生
记者跟着王师傅回到他家,终于能近距离接触他的中华神盾。
王师傅说,他做的驱逐舰重10公斤,长1.55米,由舰身、前甲板、舰桥、中甲板、尾板5个部分组成,按照真实171号驱逐舰100:1比例制作。
王师傅说,前甲板包含了主炮和垂直发射系统,垂发的导弹是购买的冲天炮(鞭炮)。中甲板是动力和通讯系统所在位置,尾板用于升降直升机,舰桥是最重要的部分,负责指挥。
记者看到,王师傅的驱逐舰做工非常精细,细节处理得栩栩如生。护栏呈网状,还能上下折叠,主炮炮塔能够上下移动,尾板上的直升机螺旋桨也能够转动。舰上有楼梯、雷达,还插上了两面红旗。
“光雷达就有100多个零件,打开开关还能旋转,我花了1个星期来做。”王师傅说,他的“驱逐舰”由近2000个零件构成,没有焊接,全用AB胶水粘接。
朋友说了一句话 他想造中华神盾
王师傅今年61岁,2013年11月从重庆成渝高速公路退休,退休前从事钳工、车工、电工42年,精通机械和电力技术。
王师傅说,他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军人,能够驾驶飞机、坦克、舰船等保家卫国,也喜欢动手制作模型。
长大后,王师傅来到成渝高速公路机电管理处上班,结识了军事迷罗斌。“他很痴迷军事,谈到任何武器,都能说出它的生产时间和生产地。”有了共同话题,两人很快成为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谈论些军事方面的知识。
2012年5月,王师傅快要退休了,工作也相对清闲起来,与罗斌偶然一次谈话触动了他。“他说退休了就有大把时间,既然喜欢军事武器,何不自己做一个模型?”做个什么,王师傅不知道。后来,发现171号导弹驱逐舰让他们感觉很霸道,“你干脆建个静态模型吧。”罗斌说。
王师傅在网上了解171号驱逐舰的信息,儿时的梦想被点燃。他告诉记者,他当时想,要做就做一个能够在水中航行、还能发射导弹的驱逐舰,不能仅仅是静态模型。
王师傅说,罗斌并不太看好他,认为技术含量太高,很难完成,两人为此还争执了一番。王师傅留下一句:等着看吧,我要让大家大开眼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