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新京报:压缩“三公”从勒紧预算开始

2014年01月23日08:26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新京报:压缩“三公”从勒紧预算开始

  既然要下决心压缩“三公”经费,就不能先开出一张怎么花都不超标的支票,然后坐等各部门自己表现。实际支出不需要的部分,就应该在制定预算时坚决砍掉。

  书记省长出国每年只1次,取消一般性公务车,不准上鱼翅燕窝不准进高消费餐饮场所,接待要来函陪餐不超3人……按照中央要求,各地密集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详细规定。据新华社报道,最近在地方两会上亮相的新一年地方“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预算,与往年相比数字上有一定降幅。然而,与公众的期望相比,却幅度不大。

  从各地公开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预算报告中可以发现,今年“三公”经费预算均有所下降。其中,广东、北京、湖北下降超过10%,山东、江苏、青海等降幅约5%。从各省降幅的差别之大,可以看出压缩“三公”的决心各有不同。

  一些地方挤压“三公”预算如同挤牙膏,恐怕令公众怀疑其节俭的诚意以及成效。如果一方面大张旗鼓宣扬本地如何节俭、反浪费,当地的花店不行了、厨师失业了、酒店开始退星了,似乎真的节省了很多钱,但是,最终反映到预算上,却又寥寥,这戏唱的又是哪一出?

  众所周知,管住了预算,就真正管住了政府那只爱乱花钱的手。真正的节俭,首先就应该体现在财政预算上。而不是先制定宽松的预算,到决算时再宣布“节约”了多少。这种账面上的“节约”只是文字游戏,这种预决算也是没有科学性可言的。预算超出了实际支出的需要,自然不会对政府花钱的冲动形成硬性约束,这样的预算没有实际意义。

  按常理判断,“三公”经费的预算就有大幅降低的空间。近一年多来,随着八项规定等措施的发力,许多地方的公务支出规格、档次已明显降低,如果完全按照各种禁令下的新标准来计算,肯定有一大截虚高的经费可以痛快地去掉。不少地方没有这么做,究竟是为了给下一年的支出留下充足的“机动空间”,还是为了决算时算出一本漂亮的“节俭账”?

  既然要下决心压缩“三公”经费,就不能先开出一张怎么花都不超标的支票,然后坐等各部门自己表现。实际支出不需要的部分,就应该在制定预算时坚决砍掉。也只有勒紧预算,各级政府才能学会过紧日子,这样才能测试出现在的“三公”经费中究竟哪些是“刚需”。

  真正的反浪费应该是该保留的保留,该砍掉的砍掉。如果,各地、各部门真正执行到位,应该会出现一种断层式的预算,将“三公”经费一步到位压缩到一个相对固定的标准,而不应该出现“挤牙膏”这样的现象。“三公”预算“挤牙膏”,就意味着,明知有很多浪费,却又允许某些浪费继续存在。

  让各地的“三公”预算大幅下降,一方面确确实实需要对浪费的零容忍,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公车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尽快付诸实施,从制度上堵住浪费的源头。

(来源:新京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