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4月11日电(记者 曹国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专家认为,三省市根本的“协同”是利益的协同,而利益的协同来源于利益的分享机制,这需要顶层设计破除体制机制鸿沟,寻找各方利益平衡点。
据了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于日前宣布,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供的数据,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
但是相比之下,京津冀的一体化程度还相当低,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从三地的经济联系程度,都远不如长三角和珠三角。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无论是河北省还是天津市,在资源配置和行政协调的关系上都处于“从属”地位,这种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差距,影响了区域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户籍制度也是制约京津冀一体化的一道坎。此外,京津冀区域间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北京集中了全国最为优质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北京有51所三级医院,约占华北地区三级医院总数的24%。
有专家表示,对于北京的产业而言,用行政指令要求外移似乎难以行得通,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很难促使北京市民向外迁移。
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职副主任田学斌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关系到各方城市布局问题、产业布局问题,更关系到三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协同推进的突出难点在“利益分享”,如何寻找各方利益平衡点。
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聘研究员梁勇说,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是三方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交通有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各方利益平衡点的突破口。
河北省提出,要积极打造与北京同城化的交通设施,用轻轨和地铁等公共交通,争取把北京与周边地区连接成“半小时生活圈”。同时,河北将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展沿海港口集疏运功能,谋划建设向西、向北的国内乃至国际大通道,使沿海港口成为新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出海口。航空方面,则加快构建多功能网络化航空体系,配合北京搞好第二机场建设,统筹河北省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布局。
专家称,京津冀协同发展,各方都想从中得到最大效益是正常的,但既然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经济战略,就要真正破除“一亩三分地”思维,同时需要有更高层级的协调机构来统筹三方关系。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