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近日,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之一英国巴克莱银行宣布将退出大部分金属、农产品和能源业务,并计划将其贵金属部门并入外汇交易部。此前,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瑞银集团以及苏格兰皇家银行均已缩减或结束了大宗商品业务。上述5家交易商曾控制全球大约70%的大宗商品交易量。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则借机收购欧美银行的大宗商品交易部门。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及时补位,有助于在大宗商品交易领域参与规则制定并获得更多话语权,但由于其具有国际化运营经验不足等问题,或将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
交易利润下滑,“沃尔克规则”加速欧美银行剥离大宗商品业务
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利润下滑,是近年来多家欧美银行退出大宗商品交易领域的直接原因。数据显示,大宗商品领域的前十大交易商的盈利已经从2008年的141亿美元下降到2013年的45亿美元。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其中,谷物和贵金属跌幅最大。
分析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有限;二是大宗商品供应充足,最大的能源需求国美国大力开发页岩气,改变了世界能源供求格局;三是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工业成为世界潮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新加坡大华银行经济分析师全德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美国逐渐退出量化宽松, 收紧流动性,美元进入了升值周期,由于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大宗商品价格会相应下跌。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告诉本报记者,欧美银行相继退出大宗商品交易还受到两大因素影响。一是大宗商品交易是这些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在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涉及操纵价格等一些不光彩的勾当。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监管机构加强了监管,使这类操控行为面临更大的制裁风险。二是大宗商品交易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欧美银行不想冒过高的监管和信誉风险继续进行大宗商品交易。
去年年底,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批准了“沃尔克规则”,禁止商业银行从事高风险的自营交易,将商业银行业务和其他业务分隔开。这一规则对银行是个沉重打击,一些大型银行由此加速剥离大宗商品业务。2013年8月,美国国会开始对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的大宗商品业务展开调查,以掌握这些投行参与大宗商品市场交易的情况。高盛和伦敦金属交易所还被起诉操控铝价,高盛随即关闭了其有色金属交易业务。2014年1月,美银美林关闭了欧洲电力与天然气销售交易部,并缩小了碳交易团队。2014年3月下旬,摩根大通与瑞士能源贸易商摩科瑞能源集团达成协议,向摩科瑞出售其大宗商品的实体资产和交易业务。
新兴市场国家借机上位,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将更加规范有序
“沃尔克规则”生效前,一些欧美银行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它们不仅进行大宗商品交易,还直接控制实体产业的生产和运输,拥有大量实际的仓库和供应链。金融机构控制实体产业的模式曾为欧美银行带来了巨额利润。现在,欧美银行全面退出大宗商品交易已成定局,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开始填补它们留下的市场空白。
眼下,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正及时补位,力争在大宗商品交易领域获得更多话语权。例如,2012年4月,中国银行旗下中银国际获得伦敦金属交易所清算会员资格,成为第一家可以在该交易所直接提供交易及清算服务的中资机构;2013年7月,广发证券以3610万美元收购了法国外贸银行的大宗商品部。去年年底,俄罗斯石油公司收购了摩根士丹利旗下的全球石油交易业务部门,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也开始拓展石油交易业务。
顾清扬表示,欧美银行退出大宗商品交易业务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了机遇。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的参与有利于大宗商品价格重回由供需决定的、更加合理的价格,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将更加规范和有序。另一方面,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可以参与大宗商品交易规则的制定,在大宗商品交易领域获得更多话语权,满足本国在发展过程中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全德健也认为,中俄等新兴市场国家可以利用欧美国家让出的空间大展拳脚。如果人民币能参与大宗商品定价,对人民币国际化也有好处。
分析人士认为,新兴市场国家很快将成为大宗商品交易领域的主要玩家。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大宗商品市场会重新步入活跃的交易时期。不过,有分析指出,欧美银行纷纷退出大宗商品交易是基于盈利前景做出的一种策略调整,监管的日益严格迫使它们必须在核心借贷业务和非核心业务之间作出选择。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提醒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很大,这不只是需求造成的,投机炒作也是重要因素。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机构参与大宗商品交易时一定要注意控制风险,特别是不能把本应作为对冲风险之用的金融衍生品当成赚钱工具。
(本报曼谷4月24日电)
>> 点 评 <<
赵玉敏(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国际金融危机前,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这种繁荣的最大驱动力可以说就是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允许政府监管的大型银行进入商品现货及其衍生品市场。由于这些银行兼具提供实物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能力,这使它们能同时利用两个市场更加便利地牟取暴利。过度的金融自由化不仅危害实体经济,最终也把包括金融部门在内的整个经济系统搞垮。欧美大银行退出大宗商品部门是全球经济再平衡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目前,新兴国家的金融机构正在积极填补大宗商品领域的空缺。这是世界经济调整的一个积极变化,说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业开放正在积极向前推进,金融机构正在迅速成长,迫切需要掌握更多世界经济的核心资源,以便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并通过这种举动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更大影响力。
必须看到,新兴市场国家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运营存在规则不熟、人才缺乏等问题,面临着较高的市场风险。鉴于全球经济处于艰难的复苏进程中,去杠杆化、去库存、去产能一直是经济调整的重要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失去了昔日的繁华,欧美大银行选择此时离开,留下的到底是陷阱还是盛宴,尚不得而知。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25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