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专项债发行超2000亿  农商行成最大获益者

记者 马嘉辛
2021年09月27日08:33 |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小字号

随着2000亿元专项债的发行,虽然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中小银行对资本渴求,但未来“补血”之路仍任重道远。

年底临近,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工作即将步入尾声。据记者统计,9月份以来,已有山东、吉林、河南、湖北、云南、安徽6个省份相继发布了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发行的计划。

近期,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显示,财政部共安排了2000亿元专项债额度,支持20个地区的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从省份来看,用于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已下达20个省份,已分配金额超过2000亿元,达2064亿元。

在业内看来,中小银行对支持区域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专项债补充银行资本是更彻底的股权融资,能够更为有效缓解中小银行在补充资本时长期负债压力。整体来看,随着2000亿元专项债的发行,虽然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中小银行对资本渴求,但未来“补血”之路仍任重道远。

专项债发行超2000亿元

9月22日,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文件显示,云南省将发44亿元专项债补充9家中小银行资本金,安徽省将发30亿元专项债用于补充4家中小银行资本金。在此之前,中小银行专项债已用额度为1990亿元。整体来看,目前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规模已达到2064亿元。

为了缓解中小微企业近年来所承受的经营压力,政策层面大力倡导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中小银行受制于资本充足压力,放贷能力受到制约,因此多地政府将专项债发行提上日程。

整体来看,自去年12月,广东率先披露了100亿元专项债的发行计划,拉开了专项债发行的序幕。随后,山西、浙江、广西、内蒙古四省(自治区)陆续跟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份以来,专项债发行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速,天津、陕西、江西等接近10个省市接连披露发行公告。

据记者统计,在今年专项债的发行规模上,河南省以257亿元规模成为发行最多的省份,共覆盖22家农商行与18家农信社;而安徽省发行规模最少,仅为30亿元,覆盖4家农商行。

在资金投向上,主要以农商行及农信社为主,且注资方式也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间接入股、转股协议存款、阶段性持股、战略存款协议等,而间接入股、转股协议存款属于较为常见。

在专家看来,不同地区选择差异化方式给予注资,主要为各省及银行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而定。间接入股注资模式,为国资平台将专项债募集资金通过增资扩股的形式注资给中小银行用于高质量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且由平台发挥着资金运营管理的职能,但对国资平台要求较高。

转股协议存款则是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的创新资本工具,将可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以存款形式注入目标银行,补充目标银行资本,业务流程相对便捷,融资门槛低。

有效缓解中小银行资本需求

一直以来,中小银行对支持区域实体经济复苏发展意义重大,加快对其资本补充尤为重要。

“在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过程中,中小银行规模扩张需求较大,因此对资本扩张需求较为迫切。”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副主任陶金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近年来,中小银行普遍积累了较多的不良资产问题,在此之中,化解不良贷款也会产生补充资本的一定需求。“相比发行资本债、永续债等方式,专项债补充银行资本是更加彻底的股权融资,它的股东是政府,一定程度上,也将更有效地缓解中小银行在补充资本时长期负债压力”。

对于今年中小银行的专项债“补血”成效,陶金指出,今年上半年,银行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普遍超过20%,中小银行盈利增速普遍出现明显回升,其中农商行净利润增速提升最快。“从上市银行来看,农商行资本增速快于其他银行,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良好”。

与此同时,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认为,虽然用各地区地方政府专项债来注资中小银行,使地方政府成为股东,地方政府债务显性化,地方政府对银行的权责更为清晰。这种模式与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匹配。但注资思路是“托底”的,而不是“兜底”。中小银行竞争力的提升在于公司治理和业务结构转型,这需要观察未来难度较大的“深化改革”。

多渠道“补血”任重道远

虽然2000亿元的专项债有效缓解中小银行对资本“渴求”,但在多位专家看来仍远远不够。

从银保监会最新公布的商业银行指标情况来看,二季度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2.14%,较一季度提升0.02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却仍落后于其他各类型的银行机构。

“从资本充足率看,农商行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资本充足情况仍然处于各类银行中的最低水平,尤其是农商行资本充足率还在近两年有所下降。”陶金指出,这意味着资本缺口仍然存在。

与此同时,央行日前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指出,当前,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受疫情影响,中小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仍然承压,补充资本需求较大,部分中小银行资质相对较差或经验不足,通过市场化方式发行资本补充工具面临较大困难。要进一步完善银行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和配套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在下达的额度内依法依规发行专项债券补充资本,指导支持中小银行用好用足现有市场化渠道,探索开发创新型资本补充工具,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体制机制。同时,将中小银行改革和补充资本相结合,推动中小银行厘清定位、完善治理、加强风险管控,形成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未来,鉴于中小银行面临资本补充的需求和压力,多渠道对其补充资本的必要性仍然较大。”陶金建议,在对其给予资本补充过程中,要继续严格审评中小银行的审慎经营和风险控制情况,对于因不良贷款积累过快而导致的资本补充需求,不应盲目进行资本补充。同时,要继续遵循市场化方法,鼓励中小银行自主通过拓宽内源外源融资渠道来长效补充资本。

(责编:罗知之、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