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科:以“四强四新”人才工作模式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中国电科党组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将高水平创新人才作为重要战略资源,聚焦国家重点领域,依托国家重大工程,以自主培育为基、以聚才引智为要、以用好用活为本,构建“四强四新”的人才工作模式,着力锻造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科技人才主力军,以人才“智高点”抢占发展“制高点”,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智力支撑。
强化使命引领 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
立足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定位,中国电科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编制“十四五”人才规划,将人才工作纳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落实,不断夯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政治责任。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驱动下,中国电科坚持国家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聚焦国家战略急需的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高端制造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领域和未来科技产业发展的前沿性、颠覆性、非对称性技术领域,全面培养、聚集、用好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实施国家重大工程,实现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行职责使命深度融合,中国电科以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为强国强军事业提供有力保障。在北斗组网、空间站等重大任务中作出重要贡献,在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三代半导体等“卡脖子”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技术领域取得一批世界先进、引领发展的科技成果,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强化事业锤炼 构建人才培养“新平台”
结合行业特征和科研活动组织模式,中国电科建立日常发现、动态管理、持续培养、梯队使用的“矩阵式”人才培养机制,自主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聚焦国家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方向,成体系谋划推动战略科学家培养。中国电科实施战略科学家“青藜计划”,设立“人才智库专家组”“高端人才评价委员会”,建立专业分布数据库和集团级战略人才地图,成体系、定制化地跟踪培养,重点关注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的专家,优先推荐其担任重大项目总师、参加高端学术交流活动,并到国家级学会、协会、联盟或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与行业知名度,努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依托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加强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领军人才“青云计划”,加强学历培养、能力提升,并将国家重大工程任务作为核心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建立“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递进式培养模式,完善集团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管理体系,围绕军工、科技、产业三类任务,国家、省部两个层级,构建“三类两级”总师队伍体系,聚焦“四大板块”国家重点项目,配置总师、副总师百余名,推动一批高级专家入选国家科技部、工信部专家,领衔国家电子信息关键领域发展。
同时,中国电科注重实战培养,促进高水平创新团队蓬勃涌现。实施青年科技人才“青蓝计划”,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锤炼青年骨干的“磨刀石”,打破学历、年龄、职称、资历等限制性条件,大力选拔优秀青年参加重大工程和重点型号研制,培养以青年科技人才为主体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把重大型号研制任务作为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加大型号之间、型号总体和分系统之间、设计与制造单位之间科技人才的交流力度,放大集群效应,实现人才团队的整体发展。
强化精准有效 拓展人才引进“新模式”
中国电科牢牢把握全球创新格局重构的历史性机遇,立足推动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和战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建立靶标定向、多维引进、强力支持的人才引进机制,确保高层次人才“找得准、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电科所用。
紧扣国家战略,建立靶标甄选模式。中国电科聚焦基础前沿、关键核心和瓶颈短板问题,建立“高精尖缺”人才引进需求目录,以“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行业地位、获得荣誉”四个关键能力为导向,构建高层次人才评价机制,精准快速识别人才,改变“撒网式”人才招聘为“打靶式”人才引进。
拓宽引才渠道,形成多维引进模式。中国电科抢抓“海外引才”机遇,成立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形成“人才战略联盟”,挖掘“以才引才”潜力。加强与国际顶尖高校、企业的交流合作,通过项目经理制、短期聘任制、联合攻关等方式,创新“柔性引才”模式,加速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引进。
打造事业平台,开启强力磁吸模式。将国家重大工程任务作为吸引集聚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建立“一事一议”、破格提拔、岗位直聘等工作机制,实施引才补贴、工资总额单列、科研经费保障等多维支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厚条件,引导他们积极投身科技报国事业。2020年以来,中国电科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逾200人。
强化激活赋能 营造人才使用“新生态”
中国电科坚持以用为本,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为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创新策源、重大科研任务攻关中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重大科研通过无人区、深水区。
构建“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组织体系。在“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组织体系中,中国电科的战略科学家、创新领军人才被赋予了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人财物支配权,探索建立的项目经费包干制、基于信任的科学家负责制,也让科研人员有职、有责、有权、有团队,有尊严、无顾虑地从事科研工作。
中国电科持续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薪酬支持机制,建立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基础研究等领域倾斜的薪酬分配制度,对高层次人才和关键核心人才工资总额实行全额单列,对获得国家级重大科技奖励的单位给予工资总额奖励。2020年奖励8家单位1.4亿元工资总额,奖励优秀科技团队和个人1亿元奖金。建立全周期人才激励体系,探索实施揭榜挂帅、约定收益、员工跟投等多要素参与分配的利益反哺激励机制,加强中长期激励,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截至目前已累计激励3万余人次,分红金额近14亿元。
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也是中国电科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建立健全党组织联系高层次科技人才机制,党组成员直接对口联系院士,各级党组织分别对口联系高层次专家,做好各类人才的思想引领和服务保障。尊重科研规律,建立试错容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氛围,健全完善荣誉表彰体系,加强科技人才精神激励。积极对接地方资源,为科技人才提供落户、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优惠政策,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心无旁骛投身科研攻关。
新高地、新平台、新模式、新生态,中国电科正以人才“智高点”抢占发展“制高点”,引领网信体系、服务强国强军,加速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