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曾经驻马的“店”,蜕变为食品企业“驻”聚之“都”

记者林嵬、孙清清
2022年04月28日08:52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一边是广袤油绿的麦田,一边是正拔地而起的巨型工厂群,在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的国家级“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一幅一产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的场景正迅速延展。

粮食越种越好,加工企业越聚越多。这个历史上的驻马驿店,已成食品企业欢聚之地。目前,驻马店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1710家,年产值2000亿元,成为当地第一大支柱产业,做优“粮袋子”、鼓起“钱袋子”的农区工业化之路越走越宽。

食品企业的欢聚之地

2021年9月,五得利集团遂平面粉加工厂投产,在其拥有的全球最大单体面粉加工车间里,每天有6000吨小麦,经过高精度、全封闭的自动化生产系统,静悄悄地变成面粉,再通过智能化“无人仓库”转运分拨。至此,五得利集团日加工小麦能力达到6.4万吨,继续在全球面粉加工行业领跑。

五得利遂平工厂负责人李振飞说,驻马店下辖九县一区均为全国产粮大县,小麦产量占全国二十八分之一,是产业布局的必争之地;同时,驻马店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58%,高度匹配细分化的市场需求。

一期投资1.2亿元、二期投资3亿元、三期投资12.8亿元。从2008年起,全国速冻食品龙头企业——思念食品不断在遂平县追加投资。三期投资完成后,将建成公司在全国规模最大的单体速冻食品工厂。思念食品遂平公司负责人朱岩告诉记者,驻马店的原料供应链优势巨大,面、油、肉、菜、味等要素俱全。不但五得利、克明面业等国内面粉巨头汇聚于此,以十三香为代表的调味品产业品类丰富;驻马店还是“花生之乡”“芝麻之乡”,油料作物产量占全国二十五分之一;同时畜禽饲养量、蔬菜产量分别居河南省第一、第二位。

遂平县委书记侯蕴说,如何把粮食优势转化为发展红利,“农头”连“工尾”“粮头”带“食尾”是关键一招。目前,遂平粮食年加工能力已达400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4%、营业收入的68%来自食品产业。驻马店市委宣传部长、副市长刘晓文说,目前,全市粮食加工企业达466家,年加工能力4000多万吨,年产值超1000亿元。

由于农业、粮食资源优势突出,驻马店还成为中小食品企业成长的机会之地。2015年,今三麦食品公司在西平县初创时,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去年,这家速冻食品企业销售收入达3.2亿元。公司董事长王心刚说,吃穿住行工业化,是现代生活的标配。其中,“吃”的工业化有巨大空间。依托资源优势,抢占“主食工业化”风口,是企业高速成长的奥秘。

以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区为目标,驻马店对标“大食物观”,延伸产业链、配套供应链,对“链主”型企业产生巨大吸引力。

全国玉米深加工龙头企业金玉锋集团在驻马店驿城区投建了大健康生物产业园。走进园区,只见连排的标准化厂房正在封顶。这个投资46亿元的玉米全产业链深加工项目,年加工能力360万吨,通过将玉米吃干榨净,生产出淀粉、胚芽油、葡萄糖、赖氨酸等系列产品。

引力波来自农田

“手中有粮、天宽地广。”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有“中国粮仓”之称。但长期以来,在河南小麦生产榜单上,驻马店是个不声不响的“中等生”。2000年新世纪开启时,驻马店小麦年产量只有230多万吨。此后,驻马店夯实粮食基础,强化科技推广,开启了“十七连丰”的新征程,到2021年,小麦产量跃升至510多万吨,居全省第二,成为河南小麦版图中最大的变量。回顾历史,驻马店的一些干部深有感触:一手小牌打成好牌,关键攥住了粮食这个王牌。

“麦花吐秀菜花黄”,正值小麦抽穗扬花时,驻马店麦田丰收的架子已经搭起。在遂平县常庄镇,一块2万亩的高标准农田的苗情,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常庄镇党委书记张耀林说,这是一块物联网智慧农田,除了田头可见的水肥一体化指针式喷头、田间气象站、振频杀虫灯,更“黑”的科技在地下。地下埋了四层,共七八十个传感器,让农民用大数据精准种田。

每建一亩高标准农田,财政资金投入1600元,而西平县老王坡3万亩高标准农田每亩投入却达6000元,一种新的投资运营机制正引导资金流入麦田。西平县副县长丁中华说,我们将这块地整体流转给河南水利投资公司运营15年,公司先期投入,靠种粮收益回本。河南水投项目负责人付国河说,我们测算过,通过集约种田,每亩每年可增利200元,未来运营面积将达8万亩。

据了解,十多年来,驻马店累计投入100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94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7%。仅西平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2亿斤。

在西平县二郎镇张尧村高标准农田里,有一块麦田被称作“小麦擂台”,来自全国的60多个品种的小麦在这里做对比试验,最后选出适宜的当家品种。

丁中华说,西平原本不是小麦高产区,也不是强筋小麦的最佳适生地,但20多年来,靠对比试验和技术改良,我们先后更新了五代当家品种,实现小麦单产、品质、效益同步提升。2018年,西平小麦拿下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块金牌。目前,西平40万吨强筋小麦,70%达到二级以上标准,成为方便面企业和特种面粉生产企业的“抢手货”。

据了解,目前,驻马店粮食良种覆盖率达98%,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96%,耕地地力以每年0.2%的速度提升。

融合进行时

农业被称为最能连接二三产业的“六次产业”,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在驻马店,产业、要素、组织融合正方兴未艾,推动区域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

正阳县耕地面积222万亩,是小麦平均单产破千斤的高产县。依托“良田”的好底子,正阳在秋季大力种植花生,把粮田又种成了“油田”。目前全年花生总产量达50万吨,成为“全国油料冠军县”,实现了“粮油双赢”。

在鲁花集团正阳公司灌装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每小时可产6000桶食用油。公司总经理宫世涛说:“这是鲁花集团在国内投资最大、产能最高、设备最先进的工厂,年加工花生能力30万吨。”

正阳县还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双园区,园区集产品研发、食品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开发出花生食品、饮料20多种。正阳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正阳花生机械产业园入驻38家企业,年产6万多台花生机械,远销苏丹、印尼等国家。还建立了花生现货交易中心、花生产品电商物流中心和电商物流服务站。2021年,正阳花生品牌价值达124.35亿元,花生产业综合收入达320亿元。

“从卖农机到卖服务,我们找到了融合发展的蓝海。”河南农吉农业服务公司总经理王江涛说。2017年,这家在农机制造领域深耕了30年的企业做出转型发展的决定,全面进军农业种植社会化服务领域,让农民“离乡不丢地、不种有收益。”目前,农吉公司以遂平县为中心,成立了19家县级分公司,为农民提供从种到收全程服务。

据了解,驻马店目前已拥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近3.7万家,耕地托管、流转已经占到耕地总面积的六成左右。

遂平县史丹利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轩春霞原是遂平县供销社职工,近年来,她由服务农业转向经营农业。目前合作社托管耕地3万多亩,流转1.7万亩。轩春霞正在推广一种“带地入股”模式,将合作社、村集体、农民打造成一个更紧密的利益联合体。凡入股耕地,除了每亩800元的租金照付外,每亩盈利进行“二次分配”,其中合作社分20%,运营成本20%,村集体分30%,农户分30%。

轩春霞说,手里的粮食订单都是中粮集团、五得利、益海嘉里、茅台集团等“大厂订单”,收购价格高、品质要求高,因而必须建立更紧密的连接机制,从而实现“工厂化种粮”。

(责编:王震、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