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策划

人民网“透明工厂”走进“十月稻田” 探寻一粒东北好大米的“养成密码”

人民网记者 董童
2022年09月23日08:5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9月21日,黑龙江省五常市,千亩稻田迎秋收。(十月稻田集团供图)

春耕播下一粒粒种子,经过130多天生长后成为了一束束饱满的稻穗。又经过收割、储存、烘干、碾米、抛光、封装等环节,一袋袋“稻香扑鼻”的大米被送往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9月21日,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人民网“透明工厂”直播走进黑龙江省五常市,深入十月稻田集团旗下彩桥米业有限公司,带领广大网友探寻一粒东北好大米的“养成密码”。>>>点击查看探访视频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站在无边的金色稻田中,放眼望去,满是丰收的喜悦。“东北有句民间谚语‘一两土二两油,插根筷子也发芽’,就是形容我们脚下这片黑土地的肥沃。”彩桥米业农发部主任胡玮向人民网·人民健康主持人介绍,东北的特殊气候、土壤生态以及一年一季的生长期是“十月稻田”大米保持高品质的重要因素。

企业农发部负责人介绍黑土地的形成历史及营养成分。(直播画面截图)

“优质的土壤环境为稻米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形成1厘米的黑土层需要40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脚下的黑土地接近一米,可以想象经历多少岁月。”胡玮表示,东北适宜的气候条件,也让稻米在生长期有温暖的生长环境,在成熟期有充足的光照。稻米在每年4月开始育种,5月开始插秧,经过长达130多天的自然生长期,最终结出浑圆饱满、鲜香可口的东北稻米。

选种也是培育优质大米的关键因素。田埂旁,彩桥米业种业负责人翟德新向主持人介绍公司选种的稻米品种。“十月稻田”采用的稻种叫“五优稻4号”,俗称为“稻花香2号”。“在选择优秀米种进行种植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育种试验工作。”

秋收之后,新鲜的稻米就要迎来仓储、碾米、抛光等加工环节,这是保障自身的“色香味”的关键。告别了金色稻田,直播团队深入彩桥米业稻米生产加工基地,揭秘现代化大米生产线及“智造”工艺。

在原粮库外,直播团队留意到外墙上一排排运作的空调。“粮食还要吹空调?”面对主持人的疑问,仓储部主任任正喜解释,良好的仓储环境是稻米生产加工的第一步。为控制稻谷水分,防止微量元素流失,每年新收获的水稻经过处理后会进入原粮仓,用配备的空调系统设定温度进行调控,能让原粮一直处于恒温状态,可以有效抑制霉菌和储粮害虫的繁殖。“此外,我们还有由计算机封闭式全自动控制的原粮清理和倒运设备,能有效降低粉尘污染。”

米业加工生产车间。(直播画面截图)

走进彩桥米业的二期标准化生产车间内,几十台全自动化米业加工生产线正在忙碌运转。去杂、去石、去湿、低温碾制、色选、抛光、装袋……生产部负责人崔建平介绍,“碾米是将水稻加工成糙米,先用砻谷机剥掉谷壳,再用谷糙分离机将谷糙分离。色选和抛光是使用机器对大米进行抛光亮色以及色选除杂的过程,我们的标准是‘三选三抛’,这样出来的大米不仅能保持原有香味、成色也更加鲜亮。”

跟随着崔建平的脚步,主持人先后走进了磨米车间、抛光车间和中控室。在工厂中控室,可以看到房间的一面墙镶嵌着一整块大屏幕。在这里,稻米生产加工的全生命周期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及追踪。

工厂中控室大屏。(直播画面截图)

“对于大米加工企业来说,品控检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品控部门会实时根据生产加工情况进行检测。”当走进品控部时,崔建平如是说。

为严控产品质量安全,经过原材料检测、初加工碾磨工段半成品检验、精加工成品在线检验、成品检验与放行等过程后,品控部工作人员还会进行副产品检验。

在包装车间,可以看到两三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在几台机器间来回巡视。“先进的自动设备,既减少了人与成品米接触的频次和概率,也节省了人力,只有几名操作人员就能进行工作。”崔建平表示,成品大米经过自动套袋、装箱、封箱、异物检测和重量检测后才会进行打包,并经悬梯传送到楼下,再由机械手进行自动装箱、码垛乃至出厂。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此次直播探访不仅为广大网友揭开了稻米在现代化工艺“加持”下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生产过程,也展现了智能制造在提升产能、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和企业效益的同时,更推动了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高质量方向发展。

“透明工厂”系列直播是人民网新推出一档融媒体节目,旨在以“生产透明”推动“企业透明”,进而建立健全“行业透明”制度,同时带领广大消费者“云调研”车间一线,近距离了解生产全链条,检验“中国制造”的匠心品质,探寻“中国创造”的关键密码,领略“中国品牌”的非凡魅力。 

>>点击上图,进入人民网“透明工厂”系列直播专题<<

(责编:董童、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