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探寻消费密码”系列

人民网“透明工厂”走进雀巢咖啡 解译芳醇香气背后的“风味密语”

曹淼 冯斯正
2023年06月18日13:4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咖啡在手,天冷不抖”“人生无解,喝杯拿铁”……类似“咖啡梗”你听过么?近两年,咖啡消费已然成为当代都市青年普及而新潮的生活方式,国内咖啡产业同步快速发展,赛道渐火。6月18日,人民网“透明工厂·探寻消费密码”系列直播,走进雀巢咖啡青岛(莱西)工厂,解译一杯咖啡的智造工艺和“风味密语”。

节目伊始,人民网·人民优选主持人李展和两位“咖啡达人”刚走进雀巢咖啡工厂仓库区,就被扑面而来的香气吸引。“青岛工厂肩负‘重任’,负责向中国境内的所有雀巢工厂供应咖啡粉。”咖啡生产线生产经理于鲁华边引路边介绍。整齐码放的咖啡袋一眼望去格外壮观。“每袋可以承装约250公斤速溶咖啡粉,不需10分钟即可生产出来。”

如何确保消费者喝到的每杯咖啡口味始终如一?在咖啡生产控制室,“清洁、烘烤、研磨、萃取、蒸发浓缩、喷雾干燥”产制速溶咖啡粉的六大步骤在电子屏上清晰显示。

对此,于鲁华解释:“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决定着咖啡品质的稳定性。”咖啡豆离开集装箱,被送进豆仓中,导入取样器,经过清洁设备去掉碎豆和豆皮,再进入储存仓进行烘烤。“为确保咖啡成品口味均衡,后台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控制烘焙曲线和烘焙温度。一炉可以烘烤600公斤的咖啡豆,大约十几分钟就能做好。”

烘烤后的咖啡豆经过研磨,可以更好释放香气和滋味,泡出来的咖啡液体也更加浓醇。如何将咖啡液中的优质风味提取出来?于鲁华介绍,萃取后,需先通过蒸发浓缩,提高液体固溶物浓度,让咖啡液处于粘稠状态;再利用喷雾干燥技术,把液体分解成液体小颗粒,使其在喷雾塔里下降的过程中变成一粒粒咖啡粉。

探访了咖啡粉的制作流程,咖啡品尝室里,节目组在产品应用部咖啡品鉴师赵秋子的专业指导下,亲身体验了一次“品鉴师”的日常工作:将10克咖啡粉倒入杯中,用200毫升98摄氏度的热水进行冲泡,继而通过“杯测”,对咖啡的风味、酸质、甜感、醇厚度、一致性、干净度等方面进行品味,甄别出品质不佳的咖啡豆。

为何要进行如此严苛的品鉴操作?赵秋子解释,每一批生豆和烘焙过的豆子都会严格取样检验,只有通过“考核”才予以“放行”。“咖啡豆是农作物,不可避免会受到降水、光照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这些都会引起豆子品质的波动。测试生豆是为确保口感与产品风格保持一致,根据各类感官绩效测试成品进行评估和打分,最终也还是为了成就品质。”赵秋子坦言。

“此外,每一项原材料和包装材料都要在质保部实验室走一遭。我们会对包含塑化剂、农残等在内的176项污染物进行监控,还会检测咖啡所含的各种成分及营养5项。”质保部主管王萌补充,上述流程都是保证咖啡品质的“必选项”。

绿色低碳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探访期间,在工厂太阳能发电区,厂长肖平向节目组介绍,这片建于2022年的光伏板日均发电量近12000度,相当于整个工厂10%的用电量。

“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是雀巢实现‘净零碳排放’承诺的重要举措之一。”肖平表示,工厂专门设置了污水处理站。他指着几个硕大的澄清池介绍:“这里的水是咖啡生产排放的废水,经过一系列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让废水‘脱胎换骨’,所以很清澈,还可以养鱼。”生物质锅炉负责处理萃取环节之后的咖啡渣。咖啡渣经过锅炉燃烧期间产生的蒸汽会重新用于生产制造。一年可减少15000吨废渣,让工厂实现零废弃物处置。

先进的智能化生产工艺,苛刻的质量控制流程,强大的研发技术支撑,才能造就一杯“好咖啡”。“30多年来,雀巢始终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持续更新咖啡产品。与市场端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保持同步,这是延续品牌生命力的基础。”节目最后,供职雀巢咖啡30余年的高级生产服务经理焦小马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咖啡产业的期望。“2020年我们进口咖啡豆大概在10.6万吨,而2021年进口数字已经突破了12.6万吨。可以看出国人对咖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雀巢有责任和行业共同努力,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咖啡,这是我们的梦想,也是我们想做到的。”

“探寻消费密码”系列:


人民网“透明工厂”走进宝洁 探秘科技如何赋能消费新生态

>>点击上图,进入人民网“透明工厂”系列直播专题<<

(责编:曹淼、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