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造科技治沙新奇迹
山西省右玉县的护林员在林间巡查。新华社发
甘肃省武威市八步沙林场职工正在压沙作业。新华社发
志愿者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栽种沙地云杉。新华社发
【生态聚焦】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指明方向、擘画蓝图。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45年以来,我国通过持续开展以“三北”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生态工程,致力于防沙治沙事业,创立了以举国之力开展生态工程的基本范式,探索出规模化开展植被建设的典型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力,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
新时代、新要求,中国防沙治沙面临新形势,这迫切需要我们总结成功经验,打造新的发展引擎。首先,需要明确人类为什么要防沙治沙?“防”和“治”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其次,中国70多年来的治沙成功实践中,逐步涌现出“三北精神”“右玉精神”“塞罕坝精神”等,成为指引未来工作的精神宝藏。最后,新时代打造新发展引擎,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发动机、催化剂、助推器作用,努力创造科技治沙新奇迹。
防沙治沙 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国营新华林场考察时指出:“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实际上,在防沙治沙中,我们“防”和“治”的对象并非天然、天生的沙漠、荒漠,而是“人造的沙漠”,即荒漠化。荒漠化是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导致原来不是荒漠的地方呈现了类似荒漠的景观。原生的荒漠生态系统非常独特,与森林、草原、湿地一起,构成陆地四大生态系统类型,具有其特殊的生态功能和价值。对于天然的、在地质历史时期自然形成的荒漠,只要没有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就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人为干预,更何况改造治理的难度太大,不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对于原生荒漠,不但没必要完全“消灭”,反而应该加强保护,为子孙后代保留一片原生沙海。
近些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全域治理的生态建设新理念,提出要像“全流域”“全山域”治理那样开展“全沙域”治理。针对荒漠化地区的各种类型和荒漠生态系统的不同区域,我们主张“养、防、治、用”4字方针,并确定下“一荒四制加一评”(养、防、治、用、评)的战略框架。“养”,针对原生沙漠、沙地、戈壁等自然生态系统,规划重点“养护”(保护)区域;“防”,针对处于“亚健康”状态区域,预防潜在荒漠化、沙化;“治”,针对呈现“病态”的区域,科学推进荒漠化重点区域治理,减缓其恶化程度与人工修复;“用”,针对可开发利用的区域,坚持“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高效益”原则,管好用好沙区有限资源;“评”,针对荒漠和荒漠化地区,定期开展生态系统质量、功能、服务评估。
当前,我国的荒漠化总体趋势已有所遏制,但防沙治沙依然任重道远。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依然是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越到治理后期,面临的困难越大,突破的难度更高。具体来讲,治理的难点主要体现为:一是长期性。沙化土地面积基数大、分布广,防沙治沙需要久久为功。二是艰巨性。过去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一些条件较好、治理容易的沙化土地已经得到治理,未来需要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其立地条件更差,难度更大,单位面积所需投资更高,加之荒漠化通常与贫困叠加,难免触及“难啃的硬骨头”。三是反复性。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总体仍然敏感脆弱,对于已经治理成功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如果不加强预防或存在过度开发行为,很容易造成二次荒漠化和沙化。四是不确定性。在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和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荒漠(化)地区的生态建设面临的自然条件具有极大不确定性,极端干旱、极端高温、洪水、沙尘暴等灾害往往不受人力控制,给未来防沙治沙工作造成极大的挑战。
数十年实践 孕育出宝贵的治沙经验
我国通过70多年治沙实践,摸索出一系列成功的技术、模式,如享誉世界的“中国魔方”——草方格沙障技术、宁夏中卫沙坡头包兰铁路防沙治沙体系、低覆盖度治沙技术,以及库布齐、塞罕坝、右玉、磴口、柯柯牙、沙坡头、章古台等不同立地自然条件下的治沙模式,防沙治沙、生态建设与致富增收密切协同。
回顾70多年的治沙历程,我国人民不惧艰辛、久久为功,以滚石上山的劲头在山西右玉、河北塞罕坝、内蒙古库布齐、新疆柯柯牙、甘肃八步沙、宁夏白芨滩等地创造了科技治沙的奇迹,诞生了“人民楷模”王有德、“时代楷模”八步沙六老汉、“治沙女杰”牛玉琴等治沙英雄人物。
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体现在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身上。沙坡头“五位一体”的铁路治沙技术体系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仍然激励着当代科技治沙人坚守在大漠戈壁科研一线,为国家生态建设和区域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在我国,治沙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考察时指出,防沙治沙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这深刻表达了中国科技治沙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如今,我国通过45年的“三北”工程建设,铸就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为核心的“三北精神”。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挖掘、研究和大力弘扬中国科技治沙典型事迹,推动防沙治沙事业高质量发展,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
新时代 以科技新引擎支撑打赢“三北”攻坚战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新要求,新时代防沙治沙工作要实现三大转变,即由单一固沙治沙转变为全域生态修复,由区域整治转变为全域高质量发展,由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建设转变为全域治理国家工程。为此,新时代防沙治沙工作要高度重视科技的支撑作用,将科技重心前移,通过打造科技新引擎实现“前拉后推”,为坚决打赢“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强防沙治沙的战略科技研究和政策研究。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立足林业和草原行业需求,加强防沙治沙战略研究和荒漠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强化顶层设计提供科技支撑;重视相关学科建设,加强科普人才培育建设,提高战略和政策研究经费投入;建议参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尽快研究制定出台“沙十条”,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和绿沙保卫战,牢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二是尽快设立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形成防沙治沙的科技专项“一张网”。加强防沙治沙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和创新高地建设,建立与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相适应、全面完整的知识密集型现代防沙治沙科技体系;组建一批防沙治沙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相关研究实验基地体系,完善荒漠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平台体系;集中国内优势科研力量,在“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主战区建成3~5个科技创新和示范园区、示范基地,保障打好、打赢科技攻坚战。
三是通过建立生态用地和用水预算制度,让土地和水进入“预算账户”,科学谋划用水用地监测监管“一张网”。针对不同地区所能提供的生态用水总量,建立植被生态需水量格局,科学配置林草资源,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
四是加大沙尘源区跨境全域治理和国际合作力度。各类防沙治沙的“中国技术”“中国模式”“中国方案”,可以为全球干旱地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可参考、可效仿、能落地的生态治理模板。今后,要进一步开展中蒙、中阿、中非荒漠化防治双边或多边合作,尤其是尽快开展中蒙跨境沙源地本底资源调查和综合治理,以加强跨境沙尘和沙源地治理,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
(作者:卢琦,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研究员)
“三北”工程
三北地区,横贯东北、华北、西北13个省份,分布着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20世纪70年代,三北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12800万公顷,占三北地区总面积的31.5%,约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90%,形成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长远大计出发,作出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防护林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自此揭开我国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修复的序幕。根据总体规划,“三北”工程建设期限从1978年至2050年,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目前,已进入到第三阶段六期工程建设期。
“三北”工程建设45年来,区域生态明显改善,风沙危害明显减缓,水土流失明显减轻,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资料来源:国家林草局三北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