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财经观察:上调预期至5% 中国经济为何让IMF“刮目相看”

人民网记者 罗知之
2024年06月05日09:0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0%,与4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相比,上调0.4个百分点。

对于上调的理由,IMF指出,这是因为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强劲,并且近期采取了有关政策措施。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GDP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政策靠前发力,狠抓落实,推动一季度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开局良好。

此外,4月份主要的经济指标也显示,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

作为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IMF是各国协调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平台,对于一个经济体的发展预测非常审慎并具有相当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认为,2024年以来,中国经济在复杂的外部环境的考验下,继续回升向好,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增强了国际组织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这也是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速的重要原因。

“中国经济优势众多,发展潜力大,经济增长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一系列宏观政策效应正在不断显现,相信将会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周密说。

伴随前期各项宏观调控政策落地见效,短期周期性、中期结构性和长期趋势性积极因素共同发挥作用,近期,欧盟委员会和多家国际金融机构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表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令人瞩目,这得益于市场化改革、贸易开放以及与全球供应链的融合。

“当前中国将工作重心放在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措施包括支持创新(特别是绿色和高科技领域创新),提升金融部门监管,以及出台政策化解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风险。更全面、更平衡的政策措施,有助于中国应对经济面临的不利因素。”吉塔·戈皮纳特指出。

(责编:罗知之、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