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业界:加速合成生物技术创新 打造生物制造新增长引擎

人民网记者 黄盛
2024年06月09日10:3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从“人工”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到“人工”抗癌药物长春花碱,从透明质酸量产到胶原蛋白产业化,在一项项成果突破中,合成生物技术正在“重构”人们的生活。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合成生物学被视为继“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又一次生物技术创新,其是通过设计改造微生物以进行定向发酵,使细胞工厂可以高效生产目标产品的技术。该技术以基因组和生化分子合成为基础,让细胞成为“超级工厂”,在接受改造后源源不断生产特定的物质。通过该技术,传统工业上不能生产的,可以通过人工设计“细胞工厂”实现生产;原来产业环节中能生产的,就把“多步变成少步”,把低效变得高效,用生物催化替代化学合成,从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也正因此,融合了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种技术的合成生物,可在医疗医药、农业、食品、环保、能源和新材料等众多领域实现产业提质增效,是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的重要途径。

“以化妆品领域的创新为例,合成生物学是化妆品行业今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此外,原料是化妆品的生命,很多原料未来要通过合成生物技术来获取。”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颜江瑛表示,合成生物的发展得益于基础学科和跨学科的发展,如基因检测、基因合成,基因编辑等,加上生物信息学、工程学、AI等跨学科的发展,共同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到了今天的水平,成为支撑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合成生物在产业端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改变传统物质的生产方式,这将颠覆农业、生物医药、能源与新材料的生产方式,并大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缩短产品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裁赵燕认为,打造生物制造新增长引擎,要进一步打通产学研,推动各个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市场更好的结合,加快科研成果的转换,加强跨学科合作;加大对于合成生物、生物制造的科学传播和深度推广,从消费者角度展现生物技术对于生活的影响和改变,推动创新产品的优化和进步,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循环。

另据了解,我国多地已发力生物制造、布局合成生物产业。比如,2023年9月,上海张江合成生物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以技术服务为先导,共建设1个生物铸造厂、1个专业孵化器和1支天使投资基金。随后,《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 ,计划到2030年,建设合成生物全球创新策源高地、国际成果转化高地和国际高端智造高地,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杭州出台了《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合成生物产业的重点技术攻关项目,最高资助可达1亿元。

浙商证券研报显示,合成生物学在医疗、农业、消费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非常广泛应用,麦肯锡预计未来10-20年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可以给全球带 来每年2-4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影响。在短期,根据NovaOneAdvisor的数据,合成生物学市场预计将从2023年的140.9亿美元增长到2033年的801.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9%。

(责编:方经纶、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