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广汽埃安走自力更生之路——

车间看板见证技术攻关(奋进中国式现代化·一线见闻)

本报记者 邝西曦 李 刚
2024年06月10日05:2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的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有着占地面积8.76万平方米的总装车间。几乎每天,总装车间高级经理张自初都要把车间走一遍。

  2023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走进企业展厅、总装车间、电池生产车间等,了解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进展情况。

  “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实体经济,走自力更生之路。’这让我们深受鼓舞。”张自初说,“我们奋力自主创新,生产线已由过去每60秒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缩短到现在的53秒。”

  减少的这7秒,关联着上百台设备的节拍优化。“460名工人、220个工位,工作内容都进行了调整。”正说着,张自初在底盘线驻足。在底盘阻碍课题管理看板前,七八名工程师正围在一起讨论。看板上陈列着问题点,标注了原因、对策、效果。去年5月至今,这块看板见证了2000多条问题及改进意见的来来往往。

  在电池车间,工程师陈泽峰刚在看板记录下涂胶设备的最新数据,又要赶往研发中心研究新课题。

  去年6月,车间引入全自动化涂胶设备,但试制初期,却面临涂胶覆盖率不达标、单台涂胶胶重逼近标准上限等难题。成立跨部门攻关小组、各类问题日清日结……经过3个月的努力,涂胶覆盖率从75%增至98%,胶重由每台8.8公斤降至7.7公斤,单台成本节约44元。

  车间内,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车间外,是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布局。半年来,旗下因湃电池工厂、锐湃电驱工厂先后竣工投产,广汽埃安在新能源“三电”领域实现全面自研自产。

  在因湃电池智能生态工厂,近800台设备100%国产化,满产后每天能产出3.2万个电芯。“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处于量产爬坡的关键时期,电芯工艺高级经理杨贤明带领着60人的工艺设备开发团队,连走路都加快了脚步。

  “固态电池是新一代动力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广汽埃安研发中心,电池研发部革新体系平台高级经理史刘嵘刚刚分析完测试数据,“通过构建全固态电池电化学仿真模型,我们有效提升了研发效率,目前已完成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全固态电池体系开发。”

  创新向前,永无止境。2023年,广汽自主研发投入近84亿元,新增专利申请近3200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0日 01 版)

(责编:白宇、卫嘉)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