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构建股市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

彭 江
2024年06月10日08:44 | 来源:经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构建股市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严肃整治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如何落实国务院的部署,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公平有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严打财务造假

  财务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是资本市场的毒瘤,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表示:“财务造假触碰的是资本市场的底线,必须坚决打击。对于这点,证监会态度是非常坚决的。下一步,将会同各地区各部门增强合力,构建打击财务造假的综合惩防体系。”

  “加大处罚力度是构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于查实的财务造假行为,应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只有让违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震慑潜在的违法者,让投资者看到监管的决心和力度,增强市场信心。”广西大学副校长田利辉说。

  监管部门将重点打击五类行为。一是长期系统性造假和第三方配合造假,对于造假的策划者、协助者,都要严肃追责,坚决破除造假“生态圈”。二是欺诈发行股票债券行为。要坚决把造假者挡在资本市场门外,混进来的要坚决清除。三是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随意调节利润的财务“洗澡”行为。四是通过“融资性贸易”“空转”“走单”进行造假的行为。五是在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掏空上市公司过程中伴随的一系列造假行为。

  专家表示,打击财务造假还需要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的责任。对于丧失职业操守、串通舞弊的中介机构,坚决从重处罚,坚决适用禁业罚等硬措施,同时要督促审计评估机构及时发现、主动报告他们发现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线索,让造假者无处藏身。

  “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机构等市场参与者建立诚信档案,营造诚信的市场环境;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造成的投资者损失,上市公司要承担责任予以补偿。”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表示。

  “构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需要坚持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原则。在加强外部监管的同时,要注重从源头上防范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推动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水平的提升和财务管理合规意识的加强,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诚信度。同时,要加强对于市场主体机构和专业人员的监管,确保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人员履行好审计职责,提高审计质量。”田利辉说。

  专家认为,还需要强化公司内控防线建设。上市公司内部有效的内控体系是防止系统性财务舞弊非常重要的基础,要压实公司董事会,特别是审计委员会和独立董事在反舞弊方面的职能,发挥公司治理内部制衡的作用。北京证监局召开2024年辖区上市公司监管工作会议特别指出,上市公司是各行各业的“优等生”、领跑者和排头兵,更应肩负起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树立回报投资者的经营理念,坚决杜绝财务造假行为,夯实规范运作基础,增强“关键少数”履职尽责水平,强化主业发展,着力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对违法犯罪“零容忍”

  5月10日,证监会发布了修订后的《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次修订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明确要求上市证券公司,以更鲜明的人民立场、更先进的发展理念、更严格的合规风控和更加规范、透明的信息披露,努力回归本源、做优做强,切实担负起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作用。构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首先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法治供给,将有利于督促和引导证券行业全面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投资者水平。

  此外,对证券违法犯罪“零容忍”是对投资者最好的保护。形成齐抓共治、有机衔接的监管协作格局,监管部门应加强与执法机关的合作,形成合力。“对于‘零容忍’打击证券违法犯罪,我们的态度坚定不移。我们将会同有关各方健全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进一步提升行政刑事衔接效率,让不法分子付出惨痛代价,切实维护市场‘三公’秩序。”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表示。

  2023年,证监会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17件,同比增长19%;作出行政处罚539件,同比增长40%,处罚责任主体1073人(家)次,同比增长43%;市场禁入103人,同比增长47%;罚没63.89亿元,同比增长140%;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和线索118件,有力维护资本市场运行秩序,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工作成效持续彰显,“零容忍”打击高压态势不断巩固。专家表示,着力铲除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资本市场“毒瘤”,还要加大立体化追责的力度,在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强制退市、刑事追责、民事赔偿等多种手段,全面提升违法成本。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表示,构建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是保护投资者权益和维护市场公平的重要举措。需要加强立法,制定严格的法规来明确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实时监控交易行为以识别异常;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确保上市公司信息的真实性。通过政府、监管机构、行业等多方合作,打造一个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构建一个有效的防假打假体系,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构建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性思维和多方参与,需要从制度建设、处罚力度、投资者教育和保护以及内部治理等多个方面着手。通过全面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保护好投资者。”田利辉说。

  加强投资者保护

  “我们将动员各方力量,更有针对性地加强投资者教育,帮助投资者增强风险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活动,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吴清说,保护投资者是证券监管的首要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与金融监管总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公安司法机关、地方党委政府、新闻宣传单位以及市场参与各方共同努力。

  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也是构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价值投资的观念。”陈雳表示。

  保护投资者还需要进一步畅通投资者维权救济渠道,进一步落实民事赔偿救济,制定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民事赔偿等司法解释,加大代表人诉讼实施力度,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首恶”精准追责、大力追赃挽损,切实保护好投资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证券法的修订,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为化解投资者纠纷,加强权益救济提供了许多新的制度机制探索,一些标志性案例相继落地。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综合用好这些投资者保护制度工具,加大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适用力度,更好发挥调解仲裁的作用,加强诉调对接,推广示范判决机制,依法用好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等,更加有力支持投资者获得赔偿救济。”吴清说。

(责编:罗知之、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