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开放平台示范引领作用凸显 自贸区为稳外贸发挥积极作用

刘 萌
2024年06月17日08:37 | 来源:证券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开放平台示范引领作用凸显 自贸区为稳外贸发挥积极作用

最近一段时间,各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继续发力。比如,近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标领航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印发,聚焦贸易便利、产业集聚、金融创新、政府治理、法治服务五大重点领域,要求到2027年,新设企业累计超过16万家,货物进出口超过4500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省比重保持30%以上,探索80个以上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湖南“升级版”财政政策措施出台,制定19条财政政策,推动湖南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自2013年9月29日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运行以来,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历经七次扩容达到22个,实现了一系列全方位、深层次的制度创新变革,为稳外贸发挥了积极作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计进出口7.67万亿元,增长2.7%,高出全国增速2.5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18.4%;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深入推进,年度进出口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外贸发展主要有两方面优势:一是自贸区围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等多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更加灵活高效的制度和模式有效促进外贸发展;二是这些自贸区都有良好的外贸基础和区位优势,加之政策支持形成产业集聚,进一步促进外贸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思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确立之初已具备不同的发展方向。依据地理区位、产业结构、发展基础等因素,确立了它们各自的创新方向、外贸开放发展路径。未来,为实现优势互补,它们应从各自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服务优势等角度出发,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和梯度有序转移,形成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多点位联动,既有协同目标,又具备差异化的创新发展格局。

如何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的作用,支持外贸企业更好稳订单稳市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促进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未来还应着力在制度创新层面发力。一是进一步推动通关便利化,简化贸易手续和程序,提高通关效率,降低外贸企业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二是通过金融创新加强贸易融资支持,包括提高金融服务的响应速度、优化服务效能、为企业开辟新的融资路径等,帮助外贸企业更好稳订单稳市场;三是各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在信息、产业、物流通道、跨境电商监管等方面开展联动协同合作,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推进制度创新。

(责编:杨曦、杨迪)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