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业内:打通数据流通障碍 以智能化存储底座挖掘数据价值

2024年06月27日15:22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 (焦磊)数字经济时代,伴随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所涌现出的数据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如何存储、如何智能化挖掘数据价值成为摆在行业内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随着各行各业不断深化大模型应用,其中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海量非结构化数据,跨域存储集群组合管理、数据冷热分级感知、数据跨域网流动及跨域无感知访问……多项存储关键技术亟待攻克。算力网络快速发展,不同平台、不同形态数据的融合应用需求持续凸显。

业内分析认为,AI大模型在训练和推理过程中需要保持数据贯通性,保持存储与前端算力资源匹配,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这对存储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日前,曙光存储发布全球首个亿级IOPS集中式全闪存储FlashNexus、升级分布式全闪存储ParaStor,同时推出行业首个通存解决方案。

中科曙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何振介绍,针对AI实际应用,曙光分布式存储可根据AI应用特点将存储技术做应用级融合,实现更多级缓冲的加速机制,进一步缩短I/O(输入/输出)时间。

部署大模型应用,加速与国内各行业深度融合,已成为赋能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举措。而将各种异构或不同行业数据汇集,是利用AI挖掘数据智能价值的基础。在技术上,首先要解决数据流动的问题。

“当前,用户的数据一部分放在集中式存储上,而另一部分则放在分布式存储上。因技术架构不同,两者很难打通数据流通环节。”何振表示,考虑到长期发展的需要,曙光在技术上将集中式和分布式存储做了技术同源,突破了数据在异构存储之间的流动问题。此外,从数据的打通到数据性能的提升,再到绿色发展,曙光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技术和方案。

何振介绍,曙光存储首创“通存”解决方案,借助同根同源的集中式存储资源池与分布式存储资源池,让数据无界流动,实现跨平台一键式容灾恢复、跨形态热温冷数据无感流动和跨域资源池全维度视图,以充分提升存储资源利用率,并大幅降低整体数据拥有成本。

在数字经济时代,存储是最底层的基础和关键系统。何振表示,作为存储系统的供应商,曙光给客户提供了一个性能强、高可靠、易管理的智能化存储底座,供合作伙伴将其与数据应用场景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底座支撑。

中科曙光总裁历军表示,新技术新应用快速迭代,而算力和存力是不变的两大底层支撑,先进算力和先进存力也是曙光长期投入研发的重要业务之一。

据悉,目前,曙光存储已与运营商、AI、科教、金融、医疗、政府、能源、制造等国家重点领域客户达成深度合作,携手突破业务发展面临的数据存储挑战。

(责编:孙红丽、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