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关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培养AI时代新人才

本报记者 周姝芸
2025年05月21日05:1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教育数字化成果展上,武汉大学学生展示卫星仿真教学系统。
  周姝芸摄

  参观者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教育数字化成果展上参观机器狗。
  新华社发

  日前,以“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为主题的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湖北武汉举办。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嘉宾共同探讨数字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展望广阔前景。大会期间,无论是同步举办的教育成果展,还是多场平行会议,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相关话题都备受关注。

  

  “AI+教育”范式多

  “如果想在学习路上给自己加油打气,陪伴打怪通关,可以定制一个自己的专属学伴。在终身教育‘智能基座’上5分钟之内就能生成一个‘智能学伴’智能体。”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数智赋能大规模个性化终身学习”平行会议上,国家开放大学推出服务终身教育领域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基座体系,为全民终身学习构建智慧化支撑平台。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数字基座已支撑峰值百万级并发访问。在开放教育领域,服务了443万学生,为全国特别是边疆、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在老年教育领域,以适老化、智能化弥合老年数字学习鸿沟,助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社区教育领域,数据驾驶舱帮助管理者精准把握居民学习需求,建设学习型社区。

  近年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不断解锁教育新范式。当体育教育遇上人工智能,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学校的智能体育课很有意思,我们可以在设备上选择一项喜欢的运动,它会测量记录,给我们练习的建议。”武汉市经开区神龙小学湖畔校区的钱睿涵说。

  记者了解到,学校通过建设AI赋能的智慧体育设备,实时采集学生体能数据并予以分析,帮助教师精准推送学生体质达标任务,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实现身体素养均衡发展。

  “智能设备主要应用在体质测试当中,包括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还有50米跑和跳绳等。”该校相关老师介绍,“我们能在体育课堂上看到学生更实时的成绩,练习也能更有针对性。”

  大会期间,“人工智能赋能STEM教育”作为平行会议举办。多名中外专家学者一同探讨人工智能在STEM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STEM指的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如何发挥人工智能优势,积极赋能STEM教育发展?与会专家不约而同提到增强数智技术实践能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负责人介绍,学校在博士生中开设“AI+科研”课程,通过展开跨学科、跨领域的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表示,智能时代的教育已经到来,过去知识为重的教育要转变成以能力为重的教育,STEM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我们要应变、求变,学AI、用AI、创AI、护AI,从这四方面努力。”杨宗凯说。

  乌兹别克斯坦高等教育科学与创新部部长康拉特巴伊·沙里波夫谈到,希望各国、各高校、产业界及专家就人工智能在STEM领域的理解与责任展开对话,交流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和数字平台的经验,推动STEM教育创新方法,共同创造一个技术与教育齐头并进的未来。

  多国重视AI教育

  在大会发布的“数字教育研究全球十大热点”(Digital Education Fronts)中,生成式AI位居首位。据悉,该成果由《数字教育前沿(英文)》(Frontiers of Digital Education)期刊联合相关数据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组建的课题组完成。

  经合组织(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副主任斯蒂芬·文森特-兰克林表示,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一定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教与学。“我们看到,学生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克服学习难点,教师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课堂、改进教学。”

  从多位嘉宾的主旨报告中,可以更加明显地感受到各国对“AI+教育”的重视。

  “Mad for AI,翻译成汉语意思就是‘为人工智能而疯狂’,这是我们面向高中生开展的人工智能兴趣班。”西班牙国家研究理事会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菲利普·玛尼亚介绍,西班牙通过在中学开展兴趣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基本知识等,助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闭幕式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了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Global Digit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dex,简称GDEI)2025,展示数字教育发展的全球图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提出,过去一年全球数字教育发展先发国家不断扩大,整体水平稳步提升,相对排名保持稳定。随着ChatGPT、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教育”已成全球数字教育变革新趋势。美中韩三国“人工智能+教育”整体发展优势尤为明显。中国在大模型应用探索方面势头强劲。

  澳门城市大学校长刘骏认为,利用人工智能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然而未来的工程人才需要具备自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要具备知识可迁移能力、国际化视野等。

  对于是否担忧学生过度使用人工智能,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表示,AI终究是工具。它的确会影响教育,教师自己要先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新思考作业布置、考试形式等问题,传统教学和考核方式在人工智能时代或不再适用。

(责编:岳弘彬、牛镛)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水利部针对湖北、四川两省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欧阳易佳)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受近期降雨、来水持续偏少影响,湖北、四川部分地区出现旱情,预计可能持续或进一步发展。 5月19日,水利部召开会商会,分析研判汛旱情形势,针对湖北、四川两省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并发出通知,要求两省水利部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旱情,加强预测预报和会商研判,滚动开展供需水形势分析,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制定完善抗旱保供水预案;科学精细实施江河湖泊应急水量调度和水库及引、调、提等水工程抗旱调度,提供稳定水源保障;开展农村供水安全动态监测和风险排查,因地制宜采取延伸管网、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拉水送水等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保障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强化灌区运行管理,合理制定用水计划,精细调度灌溉水源,全力保障农作物时令用水需求。…
“数智赋能水库大坝建设和运维”中国专场专题研讨会举办
  人民网成都5月20日电 (欧阳易佳)5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数智赋能水库大坝建设和运维”专题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与会专家围绕大坝在线监控、智能诊断馈控、智能温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无人碾压技术等议题开展交流。…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