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2013年秋拍拍品:齊白石《花實各三千年》。
北京保利2013年秋拍拍品:徐悲鴻《五駿圖》。
拍場大觀
借道香港上市 業內表示拍賣上市不是行業主流
文、圖、表/記者林琳
北京保利拍賣將成為“內地蘇富比”,借道香港上市進軍全球拍賣市場?近日,有消息稱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利文化”)計劃在2月第三周進行路演,2月底招股,3月初即挂牌。
昨日,記者了解到該消息屬實,但知情人士透露,保利文化此舉目的可能是借北京保利拍賣的品牌效應籌資發展保利文化的演出和影視產業:“拍賣行業不缺錢,沒有上市的必要,上市也不是行業的潮流。”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旦保利文化成功上市,即等同於成為內地第一個上市的藝術品拍賣企業。
保利文化月底招股
近日,北京保利拍賣和保利文化成為藝術品新聞和証券新聞的“主角”,緣於保利文化將於本月底舉辦投資推薦會,融資規模在3億至5億美元。自2012年開始,保利文化就開始著手准備A股上市,擬在上海証券交易所上市,保薦機構未中信証券股份有限公司,當年2月証監會官網已公布保利文化處於“落實反饋意見中”。但2013年內地股票市場新股IPO暫停之后,有關媒體爆出保利文化早已放棄A股,轉赴香港H股主板上市。而在此之前,保利文化在香港設保利香港拍賣並開始舉槌的舉動,也被業內人士認為是為借道香港上市所做的鋪墊。
記者昨日多次致電保利文化,一直無人接聽。而北京保利拍賣的相關人士也拒絕接受採訪。“保利文化上市正處於靜默期,肯定不會對外發布任何消息。”一個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保利文化上市,更多的人願意認為等同於北京保利拍賣上市。
通過13年的發展,保利文化目前已形成演出與話劇管理、藝術品經營與拍賣、影院投資管理三項主業並舉的文化產業格局,擁有50多家全資及控股企業。
在涉及拍賣業務部分的介紹為:“保利文化以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北京保利藝術中心有限公司、北京保利藝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廣東保利拍賣有限公司為平台,著力打造藝術品經營權產業鏈,為社會提供從藝術品鑒定評估、藝術品投資顧問到藝術品征集、宣傳、拍賣、保管、修復的全方位服務。”
業內猜測一:等同保利拍賣上市
“在保利文化中經營得最好的、知名度最大的還是拍賣業務。”一位資深拍賣行業人士張先生表示。據透露,北京保利拍賣2013年度成交額為78.8億元。有消息稱,2013年保利文化的利潤中有90%直接來自於北京保利拍賣。
“上市証明了北京保利拍賣的‘全球野心’。”在張先生看來。有媒體透露,扣除上市成本外,保利計劃將絕大部分資本用於海外擴張,“直接挑戰蘇富比和佳士得等國際拍賣巨頭”。
“此前早有保利香港地產上市的經驗。”中央美院藝術市場研究中心總監馬學東對記者分析稱。
業內猜測二:旨在發展拍賣之外的業務
企業上市或因“差錢”,或為分擔風險,但馬學東認為保利文化上市的目的應該是融資擴大規模,制造影響力:“主要是營造整體形象。”
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北京保利拍賣和保利香港拍賣都屬於保利文化的“優質資產”,也是重要的贏利點,所以是上市的一部分,但是要到路演時才清楚拍賣業務將如何參與其中。不過,該人士透露,上市籌集的資金很可能不會用在拍賣上,而是用在其他文化產業上,目前就是發展保利文化的演出和影視產業。
(來源:廣州日報)